翻譯和注釋
譯文
洞庭湖廣闊無邊還兼有風起云涌,岳陽樓孤獨無依又處于晚霞放晴。
裴使君把我當徐孺子那樣對待禮遇有加,我應和著裴使君就像應和著謝宣城。
我感覺我就像湖岸積雪之中的一叢梅花綻放了,我還感覺我就像百草一樣從春天泥土里萌生。
我哪敢違背漁父的關(guān)問呢?我從此就要更改我原來的念頭不再像屈原那樣去南行。
注釋
闊:與孤相照。
屬(zhǔ):當也。
徐孺子:豫章南昌人。時陳蕃為太守,以禮請署功曹。
謝宣城:《謝眺傳》:除秘書丞,未拜,仍轉(zhuǎn)中書郎,出為宣城太守。
“敢違漁父問”:怎么敢違背漁夫的關(guān)問呢?引自《楚辭》:“屈原既放,游于江潭,漁父見而問之。”
“從此更南征”:從此之后就要更改原來的念頭不再去南行了。引自《離騷》:“濟沅湘兮南征?!?/p>
陪裴使君登岳陽樓問答
問:《陪裴使君登岳陽樓》的作者是誰?
答:陪裴使君登岳陽樓的作者是杜甫
問:陪裴使君登岳陽樓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陪裴使君登岳陽樓是唐代的作品
問:陪裴使君登岳陽樓是什么體裁?
答:五律
問:湖闊兼云霧,樓孤屬晚晴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湖闊兼云霧,樓孤屬晚晴 出自 唐代杜甫的《陪裴使君登岳陽樓》
問:湖闊兼云霧,樓孤屬晚晴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湖闊兼云霧,樓孤屬晚晴 的下一句是 禮加徐孺子,詩接謝宣城。
問:出自杜甫的名句有哪些?
答:杜甫名句大全
陪裴使君登岳陽樓賞析
大歷四年春,詩人離開岳陽至潭州、郴州等地時是由白馬潭(今湘陰境內(nèi))裴隱宅出發(fā)的。
首聯(lián)描寫與洞庭湖闊大之景,次聯(lián)“禮加徐孺子,詩接謝宣城”,寫出了杜甫把自己比做東漢時的名賢徐稚,把裴使君比做禮賢下士的陳蕃,可知杜甫在岳陽的數(shù)月,受到了非常好的款待。謝宣城指南北朝齊時的詩人謝眺。他文章清麗,擅長五言詩,曾出任宣城太守,故又有謝宣城之稱。杜甫在此處,把裴使君比為謝眺,甚為贊譽?!霸娊印币徽Z杜甫對裴使君詩歌的唱對。裴使君如此禮遇款待,一同登樓共賞湖光山色。此時此刻,杜甫心情能不激動。杜甫到岳陽對裴使君說,也是十分高興的。當看到饑寒交迫的老友,如此落寞,給以溫暖的款待是必然的。故杜甫在岳陽時得到了精神和物質(zhì)上的安慰。故有“雪岸叢梅發(fā),春泥百草生。敢違漁父問,從此更南征”的詩唏。
最后兩句,歷來見仁見智。對“漁父問”的典故,凡讀過《屈原列傳》的人都會記得漁父勸說屈原“與世推移”“隨其流揚其波”的話。那么,杜甫用此典其意何在呢?“禮加徐孺子,詩接謝宣城。”是稱贊裴使君的,這應該沒有疑義。稱贊的原因,我想絕不只是場面上的客套。不管出于何種動機,裴使君款待了杜甫,且陪杜甫(不是杜甫陪裴使君)登樓遠眺。但僅僅因為這一點就口不對心地妄加頌辭,恐怕不是杜甫一貫的為人處事的風格。在江陵時,杜甫就曾多次稱頌過鎮(zhèn)守荊州的陽城郡王衛(wèi)伯玉——盡管衛(wèi)伯玉并不是科舉出身,也不懂詩詞歌賦,但他卻掌管著荊州的軍政大權(quán)。杜甫的稱贊其實是一種“感情投資”,希望以文詞上發(fā)自內(nèi)心的贊美博得衛(wèi)的好感,再次“托身官府”續(xù)寫在成都時與嚴武相交的翻版故事。可惜的是,衛(wèi)伯玉不是嚴武,杜甫的“示愛”在今天看來便成了一種可笑而又令人心痛的單相思。以此來推演,也可以把《陪裴使君登岳陽樓》看作是杜甫在江陵一系列詩作的續(xù)篇。杜甫此時對裴使君能收留、重用自己是心存希望的,從詩中可以看出,裴使君也是文人出身,而文人就應該對我杜甫這樣的大詩人禮遇、關(guān)照、撫慰甚至起用的。只是這樣的心思不能明言,畢竟與裴使君素昧平生,自己對裴使君的為人還不太清楚。所以,只能在詩的結(jié)尾含蓄地借典喻事道出自己的愿望:希望你裴使君像陳蕃那樣,待我如徐孺子,那么我就可以違背漁父的勸說,留在岳陽從此不再“與世推移”,不用再漂泊流浪了;換言之,如果你裴使君不能“禮加徐孺子”,那么我豈敢違背漁父的勸說,只好“與世推移”,用今天的話說就是“跟著感覺走”,繼續(xù)無奈地“南征”。 可能裴使君沒有讀出杜甫的意思或者是領(lǐng)會了而裝作不知、不愿理睬,總之,杜甫很快離開了岳陽奔向衡州。從某種意義上說,岳陽其實是杜甫的另一個傷心之地(只是傷心的程度不如在江陵,因為他對留在岳陽本沒有抱太大的希望)。但離開岳陽后不久后所作的《南征》詩中的“百年歌自苦,未見有知音”兩句,分明道出了心中的不滿與憤慨,這其中,恐怕也應該分一點兒給岳陽及岳陽的裴使君吧。
- 枕上斷香猶在夢初回,燈似孤螢闔復開。怪底詩情清徹骨,數(shù)聲新雁枕邊來。
- 又送石舍人予告西還上寵優(yōu),輝華行李照亭郵。內(nèi)朝簪橐虛嚴直,故國山川想舊游。一去秋光連棧道,及歸春色動皇州。眼看景物皆清絕,定有佳章到處留。
- 齊天樂自清都別后,人間夢中游戲。性本玄虛,君臨社稷,洪福齊天康濟。冬溫夏清,任春水秋山,放懷如意。外物多情,幻身無奈生憔悴。深窮仙方道術(shù),固煉形神,內(nèi)觀返調(diào)元氣。四大沖和,三彭遁匿,熟境繁華何忌。真空妙有,況千古靈明,自然凋弊。夢覺心開,廓然超萬歲。
- 中庸道不遠人五首三綱五典不用學,旦氣清時在枕邊。未出母胎無不具,何須萬里役樓船。
- 題清虛庵皇甫真人坦之隱居翠麓依然似夢中,撥云軒檻正春風。安知松外雙飛鶴,不是桃椎與呂翁。
- 題黃子正易軒買屋移居在已歷年,北偏破漏更新椽。忽於瓦下得易字,鑄在小刀殊駭然。主人懽喜檢玉篇,易也音揚飛也箋。儒生例作飛揚想,符瑞壯之心蠲對。中間整頓安書案,此物攜來呈我看。神扶頃刻聰明開,便解卜君門戶換。文形上下分兩刀,刀字成三意如何。昔人曾解三刀夢,果把一麾時命遭。正形五畫為五馬,馬字依稀易字寫。屋成一百六十秋,來歷無從詢鐵冶。漁溪市中多學者,舉煊棄之如土苴。吟詩白日費工夫,勸君自此知趨舍。山水仙鄉(xiāng)出人物,譚書雖少多簪紱。黃生雙眼自超奇,莫遜此刀持待兒。大書闊榜為易軒,我更分毫細討論。名場變易須容易,不到艱難過禹門。
-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讀朱文公年譜至天大明賦十獨能有眼識延平,濂洛淵源集大成。早負性資專問學,后生豈可少先生。
- 紹熙四年加上壽圣皇太后尊號八首琱興彩仗,祗諧慈宮。寶冊前奉,龍挾云從。言備茲禮,于宮之中。惟天子孝,于昭祲容。
- 和斗齋笑他白足道人曇,準擬來同彌勒龕。懸肘不須夸印大,折腰歸去傲窗南。久藏還喜有真一,就飲何妨說后三。萍實拾來相對剖,味甜疑是蜜中函。
- 孤山數(shù)樹梅花地,先朝處士廬。柳凹人系馬,萍破鷺窺魚。空冢衣冠蛻,山房水石虛。白頭舊園吏,曾見幸金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