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譯和注釋
譯文
北風獵獵吹起陣陣風沙,白雁鳴叫,報道了霜天的降臨。王昭君戎裝騎馬,手抱琵琶,一路彈奏著思歸的曲調,回頭遠望著紫臺,一步一步地走遠。
昭君當初在寂寞宮中,無人過問,昔日曾那么珍惜自己的容貌,如今卻無比的悔恨?她那微微皺起的兩眉間含著無限的愁緒,似如重重疊疊的遠山。
注釋
玉樓春:詞牌名,據(jù)云此名取自顧復詞中:“月照玉樓春漏促”句語意。又稱為《木蘭花》《轉調木蘭花》、《玉樓春令、《西湖曲》《呈纖手》《東鄰妙》《春曉曲》《惜春容》《夢相親》《歸風便》《歸朝觀令》《續(xù)漁歌》等。雙調,上片四句,押三仄韻,二十八字,下片四句。共五十六字。
獵獵:風聲。伊
紫臺:即紫宮,指漢都長安宮廷。
春山:喻眉。
顰:皺。
玉樓春·驚沙獵獵風成陣問答
問:《玉樓春·驚沙獵獵風成陣》的作者是誰?
答:玉樓春·驚沙獵獵風成陣的作者是元好問
問:玉樓春·驚沙獵獵風成陣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玉樓春·驚沙獵獵風成陣是金代的作品
問:玉樓春·驚沙獵獵風成陣是什么體裁?
答:詞
問:驚沙獵獵風成陣,白雁一聲霜有信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驚沙獵獵風成陣,白雁一聲霜有信 出自 金代元好問的《玉樓春·驚沙獵獵風成陣》
問:驚沙獵獵風成陣,白雁一聲霜有信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驚沙獵獵風成陣,白雁一聲霜有信 的下一句是 琵琶腸斷塞門秋,卻望紫臺知遠近。
問:出自元好問的名句有哪些?
答:元好問名句大全
玉樓春·驚沙獵獵風成陣賞析
朔風驚沙,白雁掠霜,詞人面對荒涼蕭瑟的北地風光,俯仰千古,引入昭君出塞的歷史畫面。“白雁”在這里,不僅點明了時令,而且渲染了情境。白雁一聲,報道了霜天的降臨,照君就是在這揪心的悲秋時節(jié)出塞的 。“琵琶腸斷”兩句,是懸想昭君出塞的情景。后代傳說,昭君戎裝騎馬,手抱琵琶,一路彈奏著思歸的曲調 ,則更把昭君的形象詩意化了 ?!?紫臺”,即紫宮,指長安宮廷。
詩人思想的深刻性,主要表現(xiàn)在下片,過片兩句說昭君當初寂寞宮中,無人過問,直到?jīng)Q定嫁給呼韓邪單于。“舊愛”句言昭君一向顧惜自己的美艷容顏?!叭雽m數(shù)歲 ,不得見御,積悲怨,乃請掖庭令求行”(引自《后漢書·南匈奴列傳》)因此而致遠嫁匈奴,故翻自恨其有此“玉顏”也。元好問不像前代詩人或后世戲劇家那樣。停留在同情和怨憤的情調,而是透過一層,把目光轉向那些沒有出塞、因而也不被后代詩人注意的千百宮女。言“深宮桃李,自不只謂昭君一人,不妨理解為:廣大閉鎖深宮的女子,雖然艷如桃李,卻只能空自凋謝。年復一年,花開花落,她們只能伴隨著遲遲鐘鼓、耿耿星河,終此一生。她們并不比王昭君更幸福,而是同樣可悲。結尾兩句,詞人筆鋒又轉 。從黛青的遠山 ,想到昭君含愁蹙恨的雙眉;因為有了前兩句的鋪墊,昭君就成為當時及后代所有宮女的代表,“萬古春山顰不盡”,揭示了昭君悲憤之深,也揭示了這種悲劇的歷史延續(xù)性。作者所指斥的不是一個漢元帝,他所同情的,也不是一個王昭君,他憑著詩人的直覺意識到,宮女的悲劇乃是封建專制王朝的一種社會病,后人復哀后人 ,此恨綿綿,有如萬古春山。
詞作的藝術成就,是得力于作者對歷史的宏觀把握和深刻透視。從表現(xiàn)來看,作者深廣的憂憤和沉重的悲涼 ,并不靠夸張的叫囂和慨嘆 ,而是借玉言桃李、青山眉黛這些詞的傳統(tǒng)意象表現(xiàn)出來的。瀏亮宛轉的音節(jié),卻能造成沉郁頓挫的氛圍;綺麗溫潤的字面 ,卻能傳達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,可謂寓剛健于婀娜,變溫婉成悲涼。
- 海陽十詠飛練瀑晶晶擲巖端,潔光如可把。瓊枝曲不折,云片晴猶下。石堅激清響,葉動承馀灑。前時明月中,見是銀河瀉。
- 伊川令(寄外)西風昨夜穿簾幕。閨院添消索。最是梧桐零落。迤邐秋光過卻。人情音信難托。魚雁成耽閣。教奴獨自守空房,淚珠與、燈花共落。
- 十三日雪后晚過天漢橋堤上行堤上殘風雪,橋邊盛酒樓。據(jù)鞍衰意盡,倚檻艷歌留。海月開金監(jiān),河冰臥玉碗。當年洛陽醉,偏憶董糟丘。
- 拆號前一日作飄零隨處是生涯,斷梗飛蓬但可嗟。稚子歡迎先入夢,從兵結束待還家。食眠屢失身多病,憂愧相乘發(fā)易華。隔日寄聲為薄具,石榴應有未開花。
- 示丁都院鑊湯爐炭三禪樂,劍樹刀出大覺場。此日撥開心地印,了無佛法可商量。
- 頌古一○一首蚌含明月珠生腹,龍擁深云雨灑空。莫向平田翻巨浪,直須點點盡朝東。
- 太常引 和池亭荷凈納涼時。四面柳依稀。棹得酒船回。看風里、沙巾半欹。殘霞照水,夕陽明樹,天付畫中詩。應不負歸期。更誰看、桃花面皮。
- 南歌子禁苑沈沈靜,春波漾漾行。仙姿才韻兩相并。葉上題詩、千古得佳名。墻外分明見,花間隱約聲。銀鉤擲處眼雙明。應訝昔時、不得見情人。
- 次韻周邠寄雁蕩山圖二首指點先憑采藥翁,丹青化出大槐宮。眼明小閣浮煙翠,齒冷新詩嚼雪風。二華行觀雄陜右,九仙今已壓京東。(將赴河中,密邇太華,九仙在東武,奇秀不滅雁蕩也。)此生的有尋山分,已覺溫臺落手中。西湖三載與君同,馬入塵埃鶴入籠。東海獨來看出日,石橋先去踏長虹。遙知別后添華發(fā),時向樽前說病翁。所恨蜀山君未見,他年攜手醉郫筒。
- 錢德遠判縣與母同生日西風一奏近聞韶,丹鳳將雛下九霄。忽憶山川纏錦繡,又傳歌吹雜蒭蕘。扶攜共醉瑤池日,鼓舞同升玉帝朝。一等壺中人不老,下方鵬鷃}亦逍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