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安仁至豫章途中雜興十九首問答
問:《自安仁至豫章途中雜興十九首》的作者是誰?
答:自安仁至豫章途中雜興十九首的作者是趙蕃
問:自安仁至豫章途中雜興十九首是哪個(gè)朝代的詩文?
答:自安仁至豫章途中雜興十九首是宋代的作品
問:已是酴醾墮玉塵,尚余芍藥殿殘春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已是酴醾墮玉塵,尚余芍藥殿殘春 出自 宋代趙蕃的《自安仁至豫章途中雜興十九首》
問:已是酴醾墮玉塵,尚余芍藥殿殘春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已是酴醾墮玉塵,尚余芍藥殿殘春 的下一句是 山行寂寞那逢此,喜向僧房見斬新。
問:出自趙蕃的名句有哪些?
答:趙蕃名句大全
- 答裴集、陽伯明二賢各垂贈(zèng)二十韻今以一章用酬兩作知音如瓊枝,天生為予有。攀折若無階,何殊天上柳。裴生清通嗣,陽子盛德后。詩名比元長(zhǎng),賦體凌延壽。珠生驪龍頷,或生靈蛇口。何似雙瓊章,英英曜吾手。白日不可污,清源肯容垢。持此山上心,待君忘情友。且伴丘壑賞,未隨名宦誘。坐石代瓊茵,制荷捐艾綬。清宵集我寺,烹茗開禪牖。發(fā)論教可垂,正文言不朽。白云供詩用,清吹生座右。不嫌逸令醉,莫試仙壺酒。皎皎尋陽隱,千年可為偶。一從漢道平,世事無紛糾。星文齊七政,天軸明二斗。召士揚(yáng)弓旌,知君在林藪。莫學(xué)潁陽子,請(qǐng)師高山叟。出處藩我君,還來會(huì)厓阜。
- 大水二首巨浸滔天后,遺黎復(fù)業(yè)初。桑田皆變海,老稚半為魚。鑿石開新道,行人問故廬??统钅菍?duì)此,搔首重欷噓。
- 石井偶書中同來者為君半日留,得與諸賢集。人生貴遠(yuǎn)游,何苦自維縶。好鳥鳴更幽,遠(yuǎn)山青欲濕。時(shí)有午邊風(fēng),吹從木陰入。
- 懷舊第一百八故人入我夢(mèng),相視涕闌干。四海一涂炭,焉用身獨(dú)完。
- 題劉正之所得綿州摹本畫鷹姿態(tài)何雄杰,盤拿更崛奇。曾聞左綿畫,舊熟少陵詩。說似殊方寄,還容老眼窺。君手速收卷,燕雀恐驚疑。
- 句但愁封寄去,魔物或驚禪。惟羨東都白居士,年年香積問禪師。不是道公狂不得,恨公逢我不教狂。地瘦草叢短。求人氣色沮,憑酒意乃伸。
- 調(diào)笑時(shí),亦欣愉于兒女。欲識(shí)風(fēng)謠之變,請(qǐng)觀調(diào)笑之傳。上佐清歡,深慚薄伎。西子江頭自浣紗。見人不語入荷花。天然玉貌非朱粉,消得人看隘若耶。游冶誰家少年伴。三三五五垂楊岸。紫騮飛入亂紅深,見此踟躕但腸斷。腸斷。越江岸。越女江頭紗自浣。天然玉貌鉛紅淺。自弄芙蓉日晚。紫騮嘶去猶回盼。笑入荷花不見。
- 賀新郎(甲子端午)過眼光陰駛。憶垂髫、留連節(jié)物,逢場(chǎng)游戲。初試綀衣弄紈扇,斗采菖蒲澗里。今發(fā)白、顏蒼如此。艾子蕭郎方用事,怪先生、苦死紉蘭芷。君不樂,欲何俟。頭標(biāo)奪得群兒喜。向溪邊、旁觀助噪,嘆吾衰矣。欲建鼓旗無氣力,喚起龍泉改委。但酒戶、加封而已。晚覺醉鄉(xiāng)差快活,那獨(dú)醒、公子真呆底。聊洗凈,笛箏耳。
- 和谹父樓字共醉元龍百尺樓,方知塵世已高秋。舉頭把酒問明月,許我乘風(fēng)歸去不。
- 十月苦蠅十月江南未擁爐,癡蠅擾擾莫嫌渠。細(xì)看豈是堅(jiān)牢物,付與清霜為掃除。
- 時(shí)閒意適且自慰,莫問詰朝瓶乏儲(chǔ)——— 趙蕃喜晴
- 黃精滿谷春苗嫩,丹卝藏山石溜溫——— 方回次韻仁近客興二首
- 乍雨還晴,喧寒不定。——— 陳師道踏莎行
- 掃除詩癖未能空,從使人譏手病風(fēng)——— 趙蕃喜晴
- 回首年時(shí),霧鬟風(fēng)袖,裊裊娉娉嬌上春——— 趙崇嶓沁園春
- 欲眠賓客從教去,倒臥氍毹豈暇舒——— 蘇轍次韻吳興李行中秀才見寄并求醉眠亭詩二首
- 清商一曲遠(yuǎn)人行,桃葉津頭月正明——— 徐鉉又聽《霓裳羽衣曲》送陳君
- 三年何許競(jìng)芳辰。——— 趙彥端阮郎歸
- 樽酒從渠說,雙眼為誰明——— 陳亮水調(diào)歌頭(和趙用錫)
- 慶賞殿宸游——— 佚名導(dǎo)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