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譯和注釋
譯文
碧紗窗里看慣了春花秋月,聽厭了梧桐夜雨點點滴滴敲打著相思之人的心,多少回徹夜無眠。
她日登上高樓眺望,天地寥闊,陰云密布,全無離人的半點蹤影,讓人更加憂傷憔悴。可嘆??!那廳堂里燃著的紅燭,空自心長焰短,替人流著一滴滴相思的苦淚。
注釋
碧紗:即碧紗廚。綠紗編制的蚊帳。
梧桐夜雨:概括溫庭筠《更漏子》詞: “梧桐樹,三更雨,不道離情正苦。一葉葉,一聲聲,空階滴到明。”
無寐:失眠。
目斷:望盡,望而不見。
憔悴:瘦弱萎靡的樣子。
念蘭堂紅燭:想到芳香高雅居室里的紅燭。
心長焰短:燭芯雖長,燭焰卻短。隱喻心有余而力不足。
向人垂淚:對人垂淚(蠟淚)。晚唐·杜牧《贈別》:“蠟燭有心還惜別,替人垂淚到天明?!?/p>
撼庭秋·別來音信千里問答
問:《撼庭秋·別來音信千里》的作者是誰?
答:撼庭秋·別來音信千里的作者是晏殊
問:撼庭秋·別來音信千里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撼庭秋·別來音信千里是宋代的作品
問:撼庭秋·別來音信千里是什么體裁?
答:詞
問:別來音信千里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別來音信千里 出自 宋代晏殊的《撼庭秋·別來音信千里》
問:別來音信千里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別來音信千里 的下一句是 悵此情難寄。
問:出自晏殊的名句有哪些?
答:晏殊名句大全
撼庭秋·別來音信千里賞析
“別來音信千里,恨此情難寄”開篇點題,說自與情人離別以來,音信遠隔千里,惆悵的是,這一片深情無從寄去 。以情語開篇后,作者接著以景寫情,“碧紗秋月 ,梧桐夜雨 ”寫的是:在碧紗窗下,對著皎潔的秋月 ,臥聽淅淅瀝瀝的夜雨滴在梧桐葉上。
“幾回無寐”上承景語,點破相思,說的是:有多少回啊徹夜無眠 !“ 碧紗”二句,代表不同時間、地點、景物 ,目的是突出“ 幾回無寐”四字。對月聽雨 ,本是古詩詞中常用的寫表情的動作,用于此處,思與境諧,表明主人公難以排遣的懷人之情。類似的意境有溫庭筠的《更漏子》:“梧桐樹,三更雨,不道離情正苦。一葉葉,一聲聲,空階滴到明。”
上片泛寫別后相思 ,下片實寫此時此地的感受。
“樓高目斷,天遙云黯,只堪憔悴”幾句寫的是:登上高樓極望,只見天空遼闊,層云黯淡,更令人痛苦憔悴。其中,“樓高目斷”,另筆提起,與上片“幾回無寐”似接非接,頗有波瀾起伏之勢?!澳钐m堂紅燭,心長焰短,向人垂淚?!币唤Y(jié)三句,是全詞最精美之筆。以紅燭擬人 ,古人多有 ,如杜牧《贈別》詩:“蠟燭有心還惜別,替人垂淚到天明?!蓖瑯邮鞘褂谩耙魄椤笔址?,以蠟燭向人垂淚表示自己心里難過,但杜牧詩的著眼點在“替人垂淚”而且“有心”,大晏詞則以“心長焰短”一語見長。那細長的燭心也即詞人之心,心長,也就是情長意長,思念悠長恨悠長 ;焰短,蠟燭火焰短小,暗示著主人公力不從心,希望渺茫。這三句景真情足,讀來只覺悱惻纏綿,令人低徊。
這首詞妙在于淡雅閑適之外,透出一股深厚蒼涼,反映了作者性情沉郁的一面。
- 偈頌七十六首數(shù)百禪和數(shù)十州,襤襂破衲面掐搜。諸方有道不肯學,甘共山僧拽木頭。
- 歸來曲真常道,日用遍三千。大則包羅天地外,小周沙芥亦如然。物物盡通玄。威神力,混里任循環(huán)。撞破虛空七八片,明珠滾出海鰲邊。光接焰魔
- 長門怨二首寂寞故宮春,殘燈曉尚存。從來非妾過,偶爾失君恩?;鋫蒴W,鶯啼驚夢魂。翠華如可待,應免老長門。葉落長門靜,苔生永巷幽。相思對明月,獨坐向空樓。鑾駕迷終轉(zhuǎn),蛾眉老自愁。昭陽歌舞伴,此夕未知秋。
- 金剛隨機無盡頌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慮恐后來迷,黃葉止孩啼。依前不是息,閑且伸眉□。
- 四不忍黃河鑿鑿冰成路,人語寒空氣成霧。此時泣血念鑾輿,玉體能勝凜冽無。蒼黃天步蒙塵去,畫袞飄零傷歲暮,飛書儻未伐奸謀,我服雖華何忍御。
- 感花雨腳才收擬杖藜,檐前依舊又垂垂。倘余有分花間醉,會有風和日暖時。
- 贈課會諸公書社他年事,尋盟未厭煩。須吾執(zhí)牛耳,助子躍龍門。凌厲先諸彥,從容即萬言。雋功科舉外,暇日要深論。
- 夏夜上谷宿開元寺詩成一夜月中題,便臥松風到曙雞。帶月時聞山鳥語,郡城知近武陵溪。
- 和新州端老平生不識澥渤島,入海要看蓬萊山。向來同是災荒客,今我海南君海北。
- 周先生畫洞庭歌江南客,水為鄉(xiāng),舟為宅,能以筆鋒知地脈。閑分楚水入丹青,不下此堂臨洞庭。水文不浪煙不動,木末棱棱山碧重。帝子應哀窈窕云,客人似得嬋娟夢。六月火光衣上生,齋心寂聽潺湲聲。林冰搖鏡水拂簟,盡日獨臥秋風清。因游洞庭不出戶,疑君如有長生路。玉壺先生在何處?
- 禺山金碧路,此地饒英靈——— 陳子昂送殷大入蜀
- 興來拈讀拂蠹魚,興盡留殘聽啼鳥——— 蘇泂棲閑堂
- 策杖穿荒圃,登臨笑晚風——— 呂渭老南歌子
- 西河驄作蒲萄錦,雙瞳夾鏡耳卓錐——— 黃庭堅次韻子瞻和子由觀韓干馬因論伯畫天馬
- 勸農(nóng)使者非常人,一言已破黎民駭。——— 蘇軾與葉淳老、侯敦夫、張秉道同相視新河,秉道
- 吟君苦調(diào)我沾纓,能使無情盡有情。——— 劉禹錫吟白樂天哭崔兒二篇,愴然寄贈
- 漢家勛業(yè)在,樊噲與張良——— 釋祖先偈頌四十二首
- 老漢才生便著忙,周行七步似顛狂——— 釋宗杲頌古一百二十一首
- 君看徐孺子,底物視富貴——— 陸游齋中雜興十首以丈夫貴壯健慘戚非朱顏為韻
- 春禽哢晴朝,秋蟲吟雨夕——— 司馬光同子難題和樂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