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釋
全唐詩:卷450-20
池上即事問答
問:《池上即事》的作者是誰?
答:池上即事的作者是白居易
問:池上即事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池上即事是唐代的作品
問:行尋甃石引新泉,坐看修橋補釣船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行尋甃石引新泉,坐看修橋補釣船 出自 唐代白居易的《池上即事》
問:行尋甃石引新泉,坐看修橋補釣船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行尋甃石引新泉,坐看修橋補釣船 的下一句是 綠竹掛衣涼處歇,清風展簟困時眠。
問:出自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?
答:白居易名句大全
- 吟社遞至詩卷足十四韻以答之為梅水村發(fā)也無贄謁梅花,一詩我破戒。春風如打勘,具有案卷在。
- 郡齋水閣閑書獨坐不報門前賓客,已收案上文書。獨坐水邊林下,宛如故里閑居。
- 贈王道者(一作贈隱者)去尋長不出,門似絕人行。床下石苔滿,屋頭秋草生。學(xué)琴寒月短,寫易晚窗明。唯到黃昏后,溪中聞磬聲。
- 靈芝寺避暑因攜茶具汎湖共成十絕臨津臺殿似蓬萊,柳色荒涼鎖翠苔。萍港不知人事改,通船如望帝堯來。
- 崖門謁三忠祠山木蕭蕭風更吹,兩崖波浪至今悲。一聲望帝啼荒殿,十載愁人來古祠。海水有門分上下,江山無地限化夷。停舟我亦艱難日,畏向蒼苔讀舊碑。
- 水調(diào)歌頭天地鍾奇秀,山澤有儒仙。詞鋒前驅(qū)萬馬,三度奏捷菊花天。信是文場敏手,如把梟盧對擲,高叱便回旋。一點英雄氣,四顧浩無邊。長羨君,先我著,祖生鞭。今朝尊酒持勸,豈特頌長年。要入蘭宮妙選,共向集英殿里,玉陛聽臚傳。姓字標黃甲,香墨照人鮮。
- 五代史宦官傳序標簽:古文觀止自古宦者亂人之國,其源深于女禍。女,色而已,宦者之害,非一端也?! ∩w其用事也近而習,其為心也專而忍。能以小善中人之意,小信固人之心,使人主必信而親之。待其已信,然后懼以禍福而把持之。雖有忠臣、碩士列于朝廷,而人主以為去己疏遠,不若起居飲食、前后左右之親可恃也。故前后左右者日益親,而忠臣、碩士日益疏,而人主之勢日益孤。勢孤,則懼禍之心日益切,而把持者日益牢。安危出其喜怒,禍患伏于帷闥,則向之所謂可恃者,乃所以為患也?;家焉疃X之,欲與疏遠之臣圖左右之親近,緩之則養(yǎng)禍而益深,急之則挾人主以為質(zhì)。雖有圣智,不能與謀。謀之而不可為,為之而不可成,至其甚,則俱傷而兩敗。故其大者亡國,其次亡身,而使奸豪得借以為資而起,至抉其種類,盡殺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。此前史所載宦者之禍常如此者,非一世也?! 》驗槿酥髡撸怯B(yǎng)禍于內(nèi)而疏忠臣、碩士于外,蓋其漸積而勢使之然也。夫女色之惑,不幸而不悟,而禍斯及矣。使其一悟,捽而去之可也。宦者之為禍,雖欲悔悟,而勢有不得而去也,唐昭宗之事是已。故曰“深于女禍者”,謂此也。可不戒哉?
- 登樂陵臺倚梧桐望月有懷南臺李御史藝,七夕涼風吹墮梧桐月,瀉水泠泠露華白。樂陵臺上悄無人,獨倚梧桐看明月。月高當午桐陰直,不覺衣沾露華濕。此時卻憶在金陵,酒醒江樓聽吹笛。
- 王東卿惠墨戲副之以詩因次韻謝之枯槎怪石出天然,筆力挽回三百年。但見毫端侔造化,不知胸次蘊天淵。
- 覓樹栽覓得循除數(shù)畝園,衰遲無力正乾坤。學(xué)為老圃徒幽意,富比封君亦浪言。計日若將栽樹木,成陰當待長兒孫。出門悵望春連塢,為向云屯斸一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