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譯和注釋
譯文
這節(jié)令風物有哪一點使人不稱心?可不知怎的,我面對這滿眼秋色,卻禁不住黯然神傷。
西風獵獵,市上的酒旗迎風招展;細雨濛濛,到處有金色的菊花怒放。
想到國事家事,愁得我雙鬢灰白;白白地耗費朝廷俸祿,我心中感到羞恥難當。
什么時候能滿足我的愿望——挽著鹿車,回到潁東,耕田植桑。
注釋
秋懷:秋日的思緒情懷。
節(jié)物:節(jié)令風物。
酒旗:酒店懸掛于路邊用與招攬生意的錦旗。
包羞:對所做事感到恥辱不安。
鹿車:用人力推挽的小車。《風俗通義》說因其窄小,僅載得下一鹿,故名。
潁東:指潁州(今安徽阜陽)。歐陽修在皇祐元年(1049)知潁州,樂西湖之勝,將卜居,不久內遷。翌年,約梅圣俞買田于潁。
秋懷問答
問:《秋懷》的作者是誰?
答:秋懷的作者是歐陽修
問:秋懷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秋懷是宋代的作品
問:秋懷是什么體裁?
答:五律
問:節(jié)物豈不好,秋懷何黯然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節(jié)物豈不好,秋懷何黯然 出自 宋代歐陽修的《秋懷》
問:節(jié)物豈不好,秋懷何黯然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節(jié)物豈不好,秋懷何黯然 的下一句是 西風酒旗市,細雨菊花天。
問:出自歐陽修的名句有哪些?
答:歐陽修名句大全
秋懷賞析
這首詩抒發(fā)了作者熱愛生活和感嘆國事的復雜情感。首聯說應季節(jié)時令而產生的景物難道不好嗎?為什么所引起的秋思卻這樣令人心神沮喪呢?頷聯沒有直接回答,而是繼續(xù)描繪“節(jié)物”,詠盡秋日佳趣。那么,究竟為何而心緒黯然?該聯采用白描的手法,將酒旗招搖于西風中,菊花在細雨中盛開之景形象描述,以樂景襯哀情照映首聯,并從側面烘托出詩人心情的黯然。頸聯告知我們,詩人因感嘆國事,連雙鬢都因悲憂而變得蒼茫了!自己實在羞于過這種食厚祿而于中無補的茍且生活,所以尾聯便寫作者歸隱的思想。這就是詩人心緒黯然的所在。
秋天,草木黃落,原野蕭條。蒼涼凄清的景象,最易觸動離人游子的傷感,勾起羈旅行役的鄉(xiāng)愁。宋玉《九辯》:“悲哉,秋之為氣也”首開其端,古往今來,多少騷人墨客,從各自的身世經歷,以“悲秋”、“秋興”、“秋懷”為題,抒發(fā)了思鄉(xiāng)懷人的感慨。如黃庭堅的“茅堂索索秋風發(fā),行繞空庭紫苔滑。蛙號池上晚來雨,鵲轉南枝夜深月。翻手覆手不可期,一死一生交道絕。湖水無端浸白云,故人書斷孤鴻沒。”(《秋懷》二首之二)便是這類感秋抒懷詩中的佳作。這兩首《秋懷》詩,并未憑秋色訴離情,托秋意寫別恨,而是借秋景表達他們的憂國之心,格調高致。
歐陽修詩的首聯“節(jié)物豈不好,秋懷何黯然”,用反問句式,點明自己熱愛自然而又心緒黯然的矛盾。秋天不僅令人心曠神怡,而且是五谷登、山果熟、菊黃蟹肥的季節(jié)。這樣的季節(jié),本應令人欣喜陶醉,為什么反而使詩人黯然神傷呢?--這就不能不引起讀者的疑問。頸聯承第二句,對此作了回答:“感事悲雙鬢,包羞食萬錢?!币斫膺@兩句,先須了解“感
事”和“包羞”的內涵。詩人幼孤家貧,生性節(jié)儉,而今已有豐厚的官俸,因而他的“感事”,顯然不是個人生活上的事而是國家大事。如果說上句尚屬隱約其詞,那么,下句便由隱約而明朗:所謂“包羞”,即指所作所為于心不安,只感到恥辱。唐代杜牧《題烏江亭》詩云:
“勝敗兵家事不期,包羞忍恥是男兒。江東子弟多才俊,卷土重來未可知”,那是批評項羽不能包羞忍恥,再振羽翼。歐陽修詩中的“包羞”,其用意恰好相反。兩句意為:因感嘆國事,連雙鬢都因悲憂而變得蒼蒼了,自己實在羞于過這種食厚祿而于國無補的茍且生活。其憂國之情溢于言表。
這種拳拳憂國之心,又是借秋景的描繪得以展現的。詩人以景傳情,情韻深長。歐陽修的詩頷聯承首句描繪“節(jié)物”:西風酒旗市,細雨菊花天?!蔽黠L里酒旗招展,細雨中菊花盛開。十字詠盡秋日佳趣?!堆├她S日記》云:“或疑六一詩,以為未盡妙,以質于子和。子和曰:‘六一詩只欲平易耳。如西風酒旗市,細雨菊花天,豈不佳?’”這聯名句,不用一個系詞,不著半點雕飾,以純白描的手法,不僅寫出了典型的季節(jié)風物,也寫出了詩人對自然、對生活的喜愛之情;不僅有杜甫“細雨魚兒出,微風燕子斜”(《水檻遣心二首》其一)那樣的自然美景,也有張籍“萬里橋邊多酒家,游人愛向誰家宿”(《成都曲》)那樣的市井側影,可謂出語平淡而寄情深邃。
歐詩從感念“節(jié)物”出發(fā),借景抒懷,表達了作者憂世有心而救時無術,既慕隱居而又難能如愿,熱愛生活和感嘆國事的復雜感情。羅詩則表現了深切的亡國之痛,如“凄涼”、“那堪”、“風雨”及“氈寒”等詞,無一提及國勢,卻洋溢著作者對國家、民族命運的關注、焦灼以至失望憤慨的情緒,含蘊是深廣的。
歐詩尾聯借用佛教用語,憤然思歸:“鹿車何日駕?歸去潁東田?!甭管?,借用佛家語,此處以喻歸隱山林。兩句意謂:何日才能駕起鹿車,回到潁東去過躬耕田畝的生活呢?詩人以“賢者避世”之想,表現了對與世浮沉的茍且生活的憎惡。歐陽修《六一居士傳》自述,藏書一萬卷,集錄金石遺文一千卷,有琴一張,有棋一局,常置酒一壺,“以吾一翁,老于此五物之間”,故號六一居士。參照這一自述,可以清楚看出,歐陽修的“鹿車何日駕?歸去潁東田”,即有儒家憂世之慨,也有道家超然物外之想。
總之,這首詩“實而有條理”,流轉自然,語無華飾而愛國情深,具有很強的感染力。
- 訣別書春華競芳,五色凌素,琴尚在御,而新聲代故!錦水有鴛,漢宮有木,彼物而新,嗟世之人兮,瞀于淫而不悟!朱弦斷,明鏡缺,朝露晞,芳時歇,白頭吟,傷離別,努力加餐勿念妾,錦水湯湯,與君長訣!
- 越中狂生題旗亭日日草重生,悠悠傍素城。諸侯逐兔白,夏滿鏡湖平。
- 李簡夫挽詞二首老成渾欲盡,吊客一潸然。遺事人人記,清詩句句傳。掛冠疏傅早,樂世白公賢。嘆息風流在,埋文得細鐫。歸隱淮陽市,遨游十六年。養(yǎng)生能淡泊,愛客故留連。傾蓋知心晚,論詩臥病前。葆光塵滿榻,無復聽談禪。
- 夢故人郭推官元用詩以奠之雞絮才陳淚已傾,故人旌旐尚禪扃。塵中愧我頭空白,夢里逢君眼更青。束發(fā)論交真意氣,傷心無語負幽冥。求銘敢后朋儕事,況復原頭有鹡鴒。
- 訴衷情數枝金菊對芙蓉。搖落意重重。不知多少幽怨,和露泣西風。人散后,月明中。夜寒濃。謝娘愁臥,潘令閑眠,心事無窮。
- 登科居昔日齷齪不足夸,今朝放蕩思無崖。春風得意馬蹄疾,一日看盡長安花。
- 除夕次東坡守歲韻人生無百年,誰問嶺龜蛇。容顏鏡水換,老丑不可遮。殷勤守此歲,來歲復如何。南鄰祭竈喧,北里驅儺嘩。須臾罷元為,但聽樓鼓撾。明朝四十過,暮景真易斜。初心自慷慨,白首還蹉跎。寄語少年子,雖強不足夸。
- 偈頌三十首家傳妙旨不言語,洞上真機絕外來。若有人云知父道,孤然孫子笑咍咍。
- 題請息齋六言園丁以時白事,山客終日相陪。竹比平安報到,花依次第折來。
- 晚自白鹿泉上歸坐穴藜床愧未能,酌泉聊喜曳枯藤。詩從病后功殊少,酒到愁邊量自增。事業(yè)何由垂竹帛,笑談空覺負交朋。興闌卻逐棲鴉返,寂寞西窗已上燈。
- 8散人天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