省試湘靈鼓瑟
馮夷空自舞,楚客不堪聽。
苦調(diào)凄金石,清音入杳冥。
蒼梧來怨慕,白芷動芳馨。
流水傳瀟浦,悲風(fēng)過洞庭。
曲終人不見,江上數(shù)峰青。
翻譯和注釋
譯文
常常聽說湘水的神靈,善于彈奏云和之瑟。
美妙的樂曲使得河神馮夷聞之起舞,而遠(yuǎn)游的旅人卻不忍卒聽。
那深沉哀怨的曲調(diào),連堅硬的金石都為之感動、悲傷;那清亮高亢的樂音,穿透力是那樣強(qiáng)勁,一直飛向那高遠(yuǎn)無垠的地方。
當(dāng)如此美妙的樂曲傳到蒼梧之野時,連安息在九嶷山上的舜帝之靈也為之感動,生出抱怨思慕之情;而生長在蒼梧一帶的白芷,在樂曲的感召之下,也吐出了更多的芬芳。
樂聲順著流水傳到湘江,化作悲風(fēng)飛過了浩渺的洞庭湖。
曲終聲寂,卻沒有看見鼓瑟的湘水女神,江上煙氣消散,露出幾座山峰,山色蒼翠迷人。
注釋
省試:唐時各州縣貢士到京師由尚書省的禮部主試,通稱省試。
鼓:一作“拊”。云和瑟:云和,古山名?!吨芏Y·春官大司樂》:“云和之琴瑟。”
帝子:屈原《九歌》:“帝子降兮北渚?!弊⒄叨嗾J(rèn)為帝子是堯女,即舜妻。
馮(píng)夷:傳說中的河神名。見《后漢書·張衡傳》注??眨阂蛔鳌巴健?。
楚客:指屈原,一說指遠(yuǎn)游的旅人。
金:指鐘類樂器。石:指磬類樂器。
杳冥:遙遠(yuǎn)的地方。
蒼梧:山名,今湖南寧遠(yuǎn)縣境,又稱九嶷,傳說舜帝南巡,崩于蒼梧,此代指舜帝之靈。來:一作“成”。
白芷:傘形科草本植物,高四尺余,夏日開小白花。
瀟浦:一作“湘浦”,一作“瀟湘”。
人不見:點(diǎn)靈字。
江上數(shù)峰青:點(diǎn)湘字。
省試湘靈鼓瑟問答
問:《省試湘靈鼓瑟》的作者是誰?
答:省試湘靈鼓瑟的作者是錢起
問:省試湘靈鼓瑟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省試湘靈鼓瑟是唐代的作品
問:省試湘靈鼓瑟是什么體裁?
答:五古
問:善鼓云和瑟,常聞帝子靈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善鼓云和瑟,常聞帝子靈 出自 唐代錢起的《省試湘靈鼓瑟》
問:善鼓云和瑟,常聞帝子靈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善鼓云和瑟,常聞帝子靈 的下一句是 馮夷空自舞,楚客不堪聽。
問:出自錢起的名句有哪些?
答:錢起名句大全
省試湘靈鼓瑟賞析
本詩是古代應(yīng)試詩中屈指可數(shù)的佳作。詩人以驚人的想象力,極力描繪湘靈鼓瑟的神奇力量,特別是末句,《舊唐書錢徵傳》稱其為“鬼謠”。此句神來之筆,妙造自然,余音繞梁,令人回味無窮。
從詩題“省試”可以看出,這是一首試帖詩。“湘靈鼓瑟”這個題目,是從《楚辭·遠(yuǎn)游》“使湘靈鼓瑟兮,令海若舞馮夷”句中摘出來的。
詩的開頭兩句點(diǎn)題,贊揚(yáng)湘靈善于鼓瑟,那優(yōu)美動聽的樂聲常常縈繞耳邊。在試帖詩里,這叫做概括題旨。
湘水女神鼓瑟,曲聲裊裊,于是詩人展開想象的羽翼,伴隨著仙樂,往返盤旋。那瑟曲,是多么動人心弦呵!它首先吸引了名叫馮夷的水神,使他忍不住在水上跳起舞來。其實,馮夷并沒有真正聽懂在美妙的樂聲中隱藏的哀怨凄苦的情感,這種歡舞是徒然的。但那些“楚客”是懂得湘靈的心意的,這當(dāng)然包括漢代的賈誼,和歷代被貶謫南行而經(jīng)過湘水的人,他們聽到這樣哀怨的樂聲,怎不感到十分難過呢!
你聽,那曲調(diào)深沉哀婉,即使堅如金石也為之感到悲凄;而它的清亢響亮,可以傳到那無窮無盡的蒼穹中去。
如此優(yōu)美而哀怨的樂聲傳到蒼梧之野,一定把九嶷山上的舜帝之靈都驚動了,他也許會趕到湘水上空來側(cè)耳傾聽吧!那馨香的芳草──白芷,竟會受到感動,越發(fā)吐出它的芳香來。
樂聲在水面上飄揚(yáng),廣大的湘江兩岸都沉浸在優(yōu)美的旋律之中。寥闊的湘水上空,都回蕩著哀怨的樂音,它匯成一股悲風(fēng),飛過了八百里洞庭湖。
中間這四韻,共是八句,詩人憑借驚人的想象力,極力描繪湘靈瑟曲的神奇力量。這就使詩避免了呆板的敘述,顯得瑰麗多姿,生動形象。
然而更妙的還在最后兩句:“曲終人不見,江上數(shù)峰青?!鄙衔木o扣題目,反復(fù)渲染,已經(jīng)把湘靈鼓瑟描寫得淋漓盡致了。傾聽妙曲,想見伊人,于是詩人筆鋒一轉(zhuǎn),直指美麗而神秘的湘江女神:“曲終人不見”,只聞其聲,不見伊人,給人一種撲朔迷離的悵惘,真可說是神來之筆。而更具神韻的是,“人不見”以后卻以“江上數(shù)峰青”收結(jié)。這五個字之所以下得好,是因為由湘靈鼓瑟所造成的一片似真如幻,絢麗多彩的世界,一瞬間都煙消云散,讓人回到了現(xiàn)實世界。這個現(xiàn)實世界還是湘江,還是湘靈所在的山山水水。只是,一江如帶,數(shù)峰似染,景色如此恬靜,給人留下悠悠的思戀。
試帖詩有種種限制,往往束縛了士人的才思。錢起卻不然,在此詩中,他馳騁想象,上天入地,如入無人之境。無形的樂聲,在這里得到了生動形象的表現(xiàn),成為一種看得見,聽得到,感覺得著的東西。最后突然收結(jié),神思綿綿,更耐人尋繹。
大中十二年(858),舉行進(jìn)士考試,唐宣宗問考官李藩:試帖詩如有重復(fù)的字能否錄取?李藩答道:昔年錢起試《湘靈鼓瑟》就有重復(fù)的字,偶然也可破例吧。大中十二年離錢起考試的天寶十載,已經(jīng)百年,錢起此詩仍是公認(rèn)的試帖詩的范本。(劉逸生)
- 送別雪意滿芳洲,蒼山引去舟。霜風(fēng)醒客夢,笳月起邊愁。 萬里從軍急,孤身倚劍游。家園落日里,莫上最高樓。
- 南康彭澤鱗鱗水,匡廬漠漠煙。朝昏魚作市,伏臘蚌為田。不共劉伶酒,惟同范蠡船。膊山千八百,恨未脫珉鐫。
- 清平樂笙歌宛轉(zhuǎn),如上吳王宴。宮女如花倚春殿,舞綻縷金衣線。酒闌畫燭低迷,彩鴛驚起雙棲。月底三千繡戶,云間十二瓊梯。
- 嘲邵景、蕭嵩一雙胡子著緋袍,一個須多一鼻高。相對廳前捺且立,自慚身品世間毛。
- 郡中送春盤餅如繭紙不可風(fēng),菜如縹茸劣可縫。韭芽卷黃苣舒紫,蘆服削冰寒脫齒。臥沙壓玉割紅香,部署五珍訪詩腸。野人未見新歷日,忽得春盤還太息。新年五十柰老何?霜須看鏡幾許多。麴生嗔人不解事,且為春盤作春醉。
- 浣溪沙(仙潭二首)萍末風(fēng)輕入夜涼。飛橋畫閣跨方塘。月移花影上回廊。粲枕隨釵云鬢亂,紅綿撲粉玉肌香。起來手看鴛鴦。
- 送春寄呈祖袁州二首去年春盡在宜春,醉送東風(fēng)淚滿巾。今日春歸倍惆悵,相逢不是去年人。
- 菩薩蠻(夜景)梨花不礙東城月。月明照見空蘭雪。雪底夜香微。褰簾拜月歸。錦衾幽夢短。明日南堂宴。宴罷小樓臺。春風(fēng)來不來。
- 長舉山色滿西閣,到江知幾層。峰巒李成似,澗谷范寬能。闊外晴煙落,深中晚靄凝。無由畫奇絕,已下更重登。
- 菩薩蠻倚闌閑捻生綃扇。新涼庭戶微風(fēng)轉(zhuǎn)。疏雨斷檐聲。淡云開晚晴。蔗漿寒浸齒。枕簟清如水。相憶不勝愁。月來簾上鉤。
- 自言天老書,秘覆云錦囊。——— 張籍學(xué)仙
- 苑荒懶認(rèn)詞人會,門在空憐烈士名。——— 羅隱送友人歸夷門
- 歲月黃塵里,鶯花白發(fā)前——— 秦觀次韻莘老
- 人將委溝壑,誰肯發(fā)倉厫——— 戴復(fù)古嘉熙己亥大旱荒庚子夏麥?zhǔn)?/a>
- 飛綏鯨浦右,供帳斗城偏——— 宋庠庚午春觀新進(jìn)士錫宴瓊林苑因書所見
- 芰荷叢一段秋光淡,看沙鷗舞再三,卷香風(fēng)十里珠簾——— 張養(yǎng)浩【雙調(diào)】水仙子
- 薄俗防人面,全身學(xué)馬蹄——— 杜甫課小豎鉏斫舍北果林,枝蔓荒穢,凈訖移床三首
- 玲瓏穿數(shù)路,屈曲通三湘——— 羅大經(jīng)陪桂林伯趙季仁游桂林暗洞列炬數(shù)百隨以鼓吹
- 天祿遙征衛(wèi)叔,日龍上借羲和——— 張說雜曲歌辭。舞馬詞
- 向來施設(shè)局苕川,荒政方勞問計然——— 姜特立虞察院生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