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菊三首
猶喜閏前霜未下,菊邊依舊舞身輕。
莫惜西風(fēng)又起來,猶能婀娜傍池臺。
不辭暫被霜寒挫,舞袖招香即卻回。
為報繁霜且莫催,窮秋須到自低垂。
橫拖長袖招人別,只待春風(fēng)卻舞來。
注釋
②婀娜:體態(tài)輕盈、婉轉(zhuǎn)多姿的樣子。
③挫:摧殘。
白菊三首問答
問:《白菊三首》的作者是誰?
答:白菊三首的作者是司空圖
問:白菊三首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白菊三首是唐代的作品
問:白菊三首是什么體裁?
答:七絕
問:人間萬恨已難平,栽得垂楊更系情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人間萬恨已難平,栽得垂楊更系情 出自 唐代司空圖的《白菊三首》
問:人間萬恨已難平,栽得垂楊更系情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人間萬恨已難平,栽得垂楊更系情 的下一句是 猶喜閏前霜未下,菊邊依舊舞身輕。
問:出自司空圖的名句有哪些?
答:司空圖名句大全
白菊三首賞析
菊花雖以黃色為正,但白菊因其潔白如玉的顏色,更易給人以清高脫俗之感,故歷來詠白菊的詩詞也為數(shù)不少。司空圖的這三首詩,就是其中的精品之作。
第一首詩是開題之作。詩歌的首句就顯得非常突兀,氣勢非凡。塵世人間的紛紛擾擾,讓人心煩意亂,渴求能有一方平靜的天空來安撫自己的心靈。那些楊柳難以完成這一使命。因為“柳”與“留”諧音,古人常有折柳贈別的習(xí)俗,所以楊柳只會讓人想起離別之情,使原有的煩亂心情更加沉重了。這種境況之下,詩人欣喜地發(fā)現(xiàn),在置閏之前、霜雪未降的時節(jié),菊花搖曳著輕盈的姿態(tài),像是在為人作寬慰之解,此時,詩人心中的煩悶之情恐怕已經(jīng)掃蕩殆盡了。
第二首詩是接承了上首詩的詩意,描摹了菊花開放時的情景,進一步表達了菊花的贊美之意。西風(fēng)吹來,萬物凋零,但此時此刻只有菊花還在池臺庭院旁邊以其婀娜多姿的體態(tài)綻放著生命力。雖然有嚴寒和霜雪襲來,但菊花毫無畏懼,擺動輕盈的舞袖,那醉人的花香就會縈繞在賞花人的面前,給人們帶來了春天般的美好。
第三首詩寫道,繁霜降下,秋去冬來,菊花終究要與人們辭別了。但是這種辭別沒有哀傷與悲愁,只有從容與淡定?!扒夷摺薄ⅰ白缘痛埂钡摹扒摇迸c“自”二字,將菊花的從容姿態(tài)充分展現(xiàn)出來。盡管是辭別,菊花依然是橫拖長袖,呈現(xiàn)出讓人憐惜的姿容,那種樂觀與淡定,讓人不由得對菊花在來年春天的重新萌發(fā)充滿了樂觀的期望?!爸淮迸c“舞來 ”也是非常富有表現(xiàn)力的字眼。
三首詩前后結(jié)構(gòu)整齊、意脈貫通,采取以短篇連綴成長篇的手法,不但將白菊的動人形象展現(xiàn)于讀者眼前,更提煉、升華出其內(nèi)在的優(yōu)秀精神品質(zhì),取得了良好的藝術(shù)效果。
- 次韻師伯渾見寄眉山漢嘉東西州,估船日日到津頭。不得講書一行字。倚遍臨江百尺樓。黃鐘大呂忽復(fù)見,繡段英瑤何足酬。愿約青神王夫子,來醉萬景作中秋。
- 寄漢上友人襄漢多清景,東游已不能。蒹葭照流水,風(fēng)雨撲孤燈。獻賦聞新雁,思山見去僧。知君北來日,惆悵亦難勝。
- 劉合舍遷居山中玉粒榮途稅駕難,遁棲山屋樂顏簟。寫梅當(dāng)畫同誰賞,采菊成糧獨自餐。五字詩成消興晚,半缻酒熟抵秋寒。太空月色清如洗,多向疏林缺處看。
- 送梁子輔赴召始見擢高第,即當(dāng)?shù)浅嘬?。今聞一?jié)召,已恨十年遲。圣主圖興造,諸儒合論思。此行宜努力,勿復(fù)負清時。
- 回至涿州來時正犯長安雪,今見春風(fēng)入塞初。為問行人多少喜,燕山南畔得家書。
- 送浙東王大夫天爵擅忠貞,皇恩復(fù)寵榮。遠源過晉史,甲族本緱笙。亞相兼尤美,周行歷盡清。制除天近曉,衙謝草初生。賓客招閑地,戎裝擁上京。九街鳴玉勒,一宅照紅旌。細雨當(dāng)離席,遙花顯去程。佩刀畿甸色,歌吹館橋聲。騕褭從秦賜,艅艎到汴迎。步沙逢霽月,宿岸致嚴更。渤澥流東鄙,天臺壓屬城。眾談稱重鎮(zhèn),公意念疲甿。井邑曾多難,瘡痍此未平。察應(yīng)均賦斂,逃必復(fù)桑耕。隼重權(quán)兼帥,鼉雄設(shè)有兵。越臺隨厚俸,剡硾得尤名。夜蠟州中宴,春風(fēng)部外行。香奩扃鳳詔,朱篆動龍坑。報后功何患,投虛論素精。徵還真指掌,感激自關(guān)情。舊業(yè)懷昏作,微班負旦評。空余騷雅事,千古傲劉楨。
- 觀有唐吟天生神武奠中央,不爾群兇未易攘。貞觀若無風(fēng)凜凜,開元安有氣揚揚。憑同始見山河壯,入夏方知日月長。三百年間能渾一,事雖成往道彌光。
- 送羅機宜秩滿東歸三首不愛征西入幕賓,只圖抽得最閑身。備無崖岸胸懷白,洞見中邊德行淳。但用至誠裨府主,不將高論詫時人。如今獻納須公可,若是朱云卻未仁。
- 頌古十首白石居山人,不住那伽定。拄杖禿卻枝,缽盂倒安柄。人草覓冤讎,虛空懸業(yè)鏡。喝下劍光寒,放行摩竭令。
- 玉華洞憶昨游桂林,巖洞甲天下。奇奇怪怪生,妙不可模寫。玉華東西巖,具體而微者。神功巧穿鑿,石壁生孔罅。玲瓏透風(fēng)月,宜冬復(fù)宜夏。中有補陀仙,坐斷此瀟灑??丈矫┤攨^(qū),無地可稅駕。舉目忽此逢,心駭見希詫。題詩愧不能,行人亦無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