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釋
釋文
湘江的水一如既往奔流不息,如今我又要溯流而上。
不知這次前去,又要幾年才能回來?
注釋
再上湘江:又一次逆湘水而上。上,逆水而行。
好在:依舊,如故。
上來:逆水而來。
遣:使。
再上湘江問答
問:《再上湘江》的作者是誰?
答:再上湘江的作者是柳宗元
問:再上湘江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再上湘江是唐代的作品
問:再上湘江是什么體裁?
答:五絕
問:好在湘江水,今朝又上來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好在湘江水,今朝又上來 出自 唐代柳宗元的《再上湘江》
問:好在湘江水,今朝又上來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好在湘江水,今朝又上來 的下一句是 不知從此去,更遣幾年回。
問:出自柳宗元的名句有哪些?
答:柳宗元名句大全
再上湘江賞析
“好在湘江水,今朝又上來”這兩句,緊扣題目中的“再上湘江"四字。此時是春末夏初,湘江水暖,江水碧綠,兩岸雜花生樹,青山疊翠,柳宗元對眾山之會的湘水之流早就醉心過。可是此時此地,他卻無心欣賞,只用“好在湘江水”一句帶過,便回到他的再度被貶這一令人傷心的事件上來,所以次句詩,便緊接首句,頂前補足,用“今朝又上來”承接,不著議論,不寫景物.滿腔悲憤,藏而不露。
“不知從此去,更遣幾年回”這兩句,轉(zhuǎn)筆寫對前途的憂慮。不知此去要經(jīng)過幾度春秋?貶在離京城萬里之外的荒遠邊州,何時才能被召還?瞻望前途,真是不寒而栗??!柳宗元離開京城長安以后,對京城是眷戀的,那里是政治中心,是實現(xiàn)自己政治抱負的地方,而柳州當(dāng)時是一片開墾很少的荒涼之地,古樹參天,雜草叢生,毒蛇猛獸,比比皆是,而且瘴癘之氣盛行,中原人士一向把這里視為畏途,從秦漢以來,這里一直是謫放罪人的地方。想到這些,他自然盼望被召回京。在《衡陽與夢得分路贈別》詩中,從“翁仲遺墟草樹平”一句看來,他已流露出“長安不見使人愁”的情懷。劉禹錫酬贈詩中的“歸目并隨回雁盡”,也同樣流露出對京城的眷戀和對北歸的企望,但是柳宗元此去卻再沒有回來。元和十年六月二十七日柳宗元到達柳州;七月十七日,隨他同去的同祖弟柳宗直便突然患暴病去世了。柳宗元由于長期被貶遠州,精神上受到壓抑,已經(jīng)是未老先衰。元和十四年(819),憲宗因受尊號,實行大赦,經(jīng)裴度說情,憲宗才決定在這次大赦中召回柳宗元。然而此時柳宗元已經(jīng)病人沉疴,詔書未到柳州,宗元便在這年的十一月八日含冤長逝了。 “更遣幾年回”的希望,晚年盼望與好友劉禹錫作鄰居的心愿,一切都落空了。 “不知從此去,更遣幾年回”的詩句,已經(jīng)成為詩讖,一代大文學(xué)家柳宗元只活了四十七歲。讀此詩,對他的悲劇生涯,讀者會感到痛借的。
《再上湘江》是一首五言絕句,語言樸素?zé)o華,如對友人說家常話,毫無斧鑿痕跡,通俗而又自然。后兩句詩用虛擬的手法來表現(xiàn)前途未卜的情景,用一句設(shè)問“更遣幾年回”來作結(jié),把思維活動表現(xiàn)得很真切,頗有情趣。雖篇幅短小,仍不失為一篇清新雋永的小詩。
- 過王立之故居酴醾架倒花仍發(fā),薜荔墻摧石亦移。此地與君凡幾醉,年年同賦蠟梅詩。
- 領(lǐng)解后謝主司壯心未宜逐樵漁,泰運咸思備掃除。劍責(zé)百金方折閱,玉遭三黜忽沽諸。紅綾敢望明年餅,黃絹深慚此日書。三策舉場非古賦,上天何以得吹噓。
- 芙蓉渡酒店前金沙芍藥盛開山店春光也自妍,芙蓉渡口數(shù)家村。筍輿低過金沙架,籬落疏圍芍藥軒。孤客倦游殊寂寞,兩花作意與溫存。可憐經(jīng)眼匆匆去,不拆紅香倒綠尊。
- 漁家傲本是瀟湘一釣客。自東自西自南北。只把孤舟為屋宅。無寬窄。幕天席地人難測。頃聞四海停戈革。金門懶去投書冊。時向灘頭歌月白。真高格。浮名浮利誰拘得。
- 八月八日發(fā)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盧溪望望接宣風(fēng),景富猶能慰客窮。已愛熙熙村舍好,更欣漠漠稻田豐。
- 擬玉臺體七首其七領(lǐng)邊繡出門重新制,纖手行自整。愿作花工兒,長年承素頸。
- 農(nóng)歌農(nóng)歌非度曲,新樂信蚩蚩。迺父知田事,吾王采諺辭。折楊時動笑,鼓腹自成嬉。日暮牛童笛,連聲下遠陂。
- 寄子京八年三郡駕朱輪,更忝鴻樞對國均,老去師丹多忘事,少來之武不如人。車中顧馬空能數(shù),海上逢鷗想見親。
- 送謝希孟歸黃巖四首圭壁襲繅藉,山龍飾衣裳。不聞燧古初,而興自虞唐。毀車崇騎射,隸作篆籀藏。至今人便之,秦亦忽以亡。
- 吳江太湖笠澤虹橋世間八月十五夜,何處樓臺得月多。不及吳江橋上望,水晶宮里揖嫦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