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譯和注釋
譯文
號角聲在潤州的上空回蕩,江水茫茫。那號角吹的是邊塞歌曲,慷慨悲涼,行人聽到此曲,仿佛聽到了戍邊將士思鄉(xiāng)而不得歸的長長哀怨聲。
聽到這哀怨的號角聲,沙灘上的那群大雁像受驚似的突然飛起,排列成兩三行沿海門朝遠方飛去。
注釋
潤州:即今江蘇鎮(zhèn)江。角:古代軍中樂器,所吹多為邊塞曲,有銅角、畫角等。
江城:臨江之城,即潤州?!度圃姟沸#阂蛔鳌肮鲁恰?。
曲引邊聲:《全唐詩》校:一作“風引胡笳”。
海門:地名,在潤州城外。《鎮(zhèn)江府志》:“焦山東北有二島對峙,謂之海門?!?/p>
潤州聽暮角(一作晚泊潤州聞角)問答
問:《潤州聽暮角(一作晚泊潤州聞角)》的作者是誰?
答:潤州聽暮角(一作晚泊潤州聞角)的作者是李涉
問:潤州聽暮角(一作晚泊潤州聞角)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潤州聽暮角(一作晚泊潤州聞角)是唐代的作品
問:潤州聽暮角(一作晚泊潤州聞角)是什么體裁?
答:七絕
問:江城吹角水茫茫,曲引邊聲怨思長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江城吹角水茫茫,曲引邊聲怨思長 出自 唐代李涉的《潤州聽暮角(一作晚泊潤州聞角)》
問:江城吹角水茫茫,曲引邊聲怨思長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江城吹角水茫茫,曲引邊聲怨思長 的下一句是 驚起暮天沙上雁,海門斜去兩三行。
問:出自李涉的名句有哪些?
答:李涉名句大全
潤州聽暮角(一作晚泊潤州聞角)賞析
這首絕句,是李涉很有名的即景抒情之作,寫得氣勢蒼涼,意境高遠,通俗凝煉,耐人尋味。
“江城吹角水茫茫,曲引邊聲怨思長?!薄敖恰?,臨江之城,即潤州。這里雖然是寫耳聞目睹景象,但字里行間,都使人感到一個憂憤滿懷的詩人影子。
他佇立船頭,眼望著茫茫江面,耳聽著城頭傳來悠揚悲切的邊地樂調。大凡羈途之士,雖非邊地戍卒,總有異地思歸之情。在這一點上,他們的感情是相通的。因而,一聞邊地樂聲,便立刻引起詩人的共鳴,勾起他思鄉(xiāng)歸里的綿綿情思。在這里,詩人巧妙地借助于邊聲的幽怨之長和江流的悠長,從形、聲兩個方面著筆,將抽象的心中的思歸之情,作了形象具體的刻畫。
“驚起暮天沙上雁,海門斜去兩三行?!蹦航锹暺?。江邊沙灘上的鴻雁驚起,而飛向了遠方。乍看,象是實景的描寫,但仔細品味,這不正是詩人有家不得歸,而且天涯海角、越走越遠的真實寫照嗎?詩人家居洛陽,方向在潤州的西北;而驚雁是向南,越飛越遠。莫說歸里,就是連借飛雁而通家書的指望也沒有哇!“驚起”二字,不言“己”而言雁,是所謂不犯正位的寫法。寫雁的受驚遠飛,實際上也兼含了詩人當時“不虞”的遭際。文宗時,詩人曾因事流放康州(治所在今廣東德慶),此詩很可能是作于遷謫途中。
這首詩,寫得意態(tài)自然,寓情于景。乍讀,作品好象完全是按照事物的原貌來寫的,細細體味,字字句句都見匠心。詩人選擇了生活中最典型最突出的物象,寥寥數筆,便描繪出給人印象極深的一幅畫卷:江邊的城市、浩渺的江水和驚飛的鴻雁,而畫外則傳來悲涼的畫角聲。在每一物象之中,都使人深深地感受到詩人的哀情和跳動著的脈情,情思含蓄,寄慨深遠。
?。ǜ到涰槪?/div>
- 鷓鴣天(豫章大閱)玉帶紅花供奉班。里頭新樣總宜男。鬧裝鞍轡青驄馬,帖體衣裳紫窄衫。云鬢重,黛眉彎。內家妝束冠江南。輕裘緩帶風流帥,錦繡叢花擁騎還。
- 送僧省母十年來入浙東西,捱得頭荒露伏犀。因話編蒲米山老,不禁秋夜聽莎雞。
- 西江月 題畫緣樹云林*窕,青苔石磴縈紆。兩人杯下曳長裾。應是山中巢許??展人坡勯愿?,危橋不斷徵車。誰來為我借茅廬。來與白云同住。
- 齊天樂(澤國樓偶賦)湖光只在闌干外,憑虛遠迷三楚。舊柳猶青,平蕪自碧,幾度朝昏煙雨。天涯倦旅。愛小卻游鞭,共揮談塵。頓覺塵清,宦情高下等風絮。芝山蒼翠縹緲,黯然仙夢杳,吟思飛去。故國樓臺,斜陽巷陌,回首白云何處。無心訪古。對雙塔棲鴉,半汀歸鷺。立盡荷香,月明人笑語。
- 思家五首弱冠吟詩六十年,自然熟處有肥仙。坡翁追和陶元亮,谷老深慚白樂天。苦李道傍人不采,蟠桃海上事空傳。平心定氣求中道,佳句無窮在眼前。
- 送照上人歸蜀我墮南來鬢已衰,汝今何得悔來遲。烏藤{左足右孛}跳還歸那,佛祖從教不展眉。
- 喜見外弟又言別十年離亂后,長大一相逢。問姓驚初見,稱名憶舊容。別來滄海事,語罷暮天鐘。明日巴陵道,秋山又幾重。
- 享文恭太子廟樂章二首撰日瞻景,誠陳樂張。禮容秩秩,羽舞煌煌。肅將滌濯,祗薦芬芳。永錫繁祉,思深享嘗。干旄羽籥相虧蔽,一進一退殊行綴。昔獻三雍盛禮容,今陳六佾崇儀制。
- 獨宿山中誅茅無地結庵遲,借得人家近翠微。何事樹禽驚不起,也應知我久忘機。
- 訴衷情(七夕)短疏縈綠象床低。玉鴨度香遲。微云淡著河漢,涼過碧梧枝。秋韻起,月陰移。下簾時。人間天上,一樣風光,我與君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