望岳三首·其三
欻吸領(lǐng)地靈,鴻洞半炎方。
邦家用祀典,在德非馨香。
巡守何寂寥,有虞今則亡。
洎吾隘世網(wǎng),行邁越瀟湘。
渴日絕壁出,漾舟清光旁。
祝融五峰尊,峰峰次低昂。
紫蓋獨不朝,爭長嶪相望。
恭聞魏夫人,群仙夾翱翔。
有時五峰氣,散風(fēng)如飛霜。
牽迫限修途,未暇杖崇岡。
歸來覬命駕,沐浴休玉堂。
三嘆問府主,曷以贊我皇。
牲璧忍衰俗,神其思降祥。
注釋
在大半廣闊的南方之地祀岳時,迅速吸取天地靈氣。
朝廷對衡山施以祭祀之典,但治理國家在于德政而不是燒香點蠟。
巡視地方祭祀南岳,何等寂寥,當(dāng)年的先人已早離去。
我身受世俗的法禮教德的阻礙,現(xiàn)在終于越瀟湘,來到衡山了。
我終日或游走于山崖峻嶺中,或在泛起清光的河上泛舟。
祝融山極為高聳,山頂似乎直觸低處的昴星。
但諸峰中唯有紫蓋山與華山不相上下,似與華山爭高。
又聽說以前的魏夫人成仙后與群仙翱翔于華山之空。
有時群峰頂上的氣候,刮起的風(fēng)像飛霜一樣。
走長途的時間很緊,沒有時間拄著杖爬上高崇的山嶺。
登完山后,希望立即下山,到休玉堂去洗澡。
多次和郡守對話,問他這怎會有這樣雄偉的衡山?這不得不詠贊我皇了。
祭祀用的玉忍耐世間之俗,而用于祭祀,但神會因此而降福人間的。
望岳三首·其三問答
問:《望岳三首·其三》的作者是誰?
答:望岳三首·其三的作者是杜甫
問:望岳三首·其三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望岳三首·其三是唐代的作品
問:南岳配朱鳥,秩禮自百王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南岳配朱鳥,秩禮自百王 出自 唐代杜甫的《望岳三首·其三》
問:南岳配朱鳥,秩禮自百王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南岳配朱鳥,秩禮自百王 的下一句是 欻吸領(lǐng)地靈,鴻洞半炎方。
問:出自杜甫的名句有哪些?
答:杜甫名句大全
望岳三首·其三賞析
詠衡山的《望岳》寫于作者晚暮之年,首尾抒發(fā)議論,中間寫景敘事?!澳显琅渲禅B,秩禮自百王。欻吸領(lǐng)地靈,鴻洞半炎方”幾句寫歷代帝王皆設(shè)職官崇禮衡山?!霸诘路擒跋恪本洌⒂兄S喻之意,以微婉之詞道出,勸勉君主要以德治國。九、十兩句,作者敘自己因世亂所驅(qū)投奔南國,所以有望岳的機會。接下來自“渴日絕壁出”至“散風(fēng)如飛霜”寫衡山景色,乃全篇中心所在。最后以祀岳之意作結(jié),呼應(yīng)起筆“秩禮”。而“曷以贊我皇”一句,杜甫愛國之心,強烈地洋溢于字里行間。這首《望岳》通篇皆流露著作者忠君愛國的情懷,即使飄泊江湖,仍是關(guān)心朝政,無日或忘。
- 水龍吟 次韻賦牡丹曉來露濕仙衣,盛開更比初開重。春風(fēng)也惜,然薄怒,不堪搖動。天上人間,我許唯有,司花會種。想年年京洛,紅塵紫陌,都占斷、繁華夢。醉里依稀有語,只清詩、可為光寵。有香萬斛,從今準(zhǔn)備,公來迎送。風(fēng)雨難憑,彩云回首,總成無用。喚玉壺、留取一枝春在,作中庵供。
- 李編修器之惠詩卷塵埃仆仆日走趨,胸中倒懸一字無。迫人簿領(lǐng)推不去,眼明忽見千驪珠。矍然驚呼此詩歟,如醒乍解病獲蘇。歸來明燈喜無寐,手不忍釋自卷舒。語新格健意有余,風(fēng)骨峭碣中含腴。猛如橫陣舞刀槊,清若雅宴調(diào)笙竽。我窮已極君益迂,學(xué)此似費千金屠。前有太白后長吉,君家詩名宜復(fù)初。明明天子開石渠,嘆我短后追長裾。時平合第從臣頌,請君早上承明廬。
- 鄧正字宅見劉明復(fù)所畫麓山秋景洛陽才子見長沙,自識中丹鬢未華。文武才全皆不試,丹青筆妙更誰加。老杉列在堂皇上,小景將歸學(xué)士家。我有故山常自寫,免教魂夢落天涯。
- 湘川懷古湘水終日流,湘妃昔時哭。美色已成塵,淚痕猶在竹。
- 別云門回首云邊更看松,風(fēng)流王謝舊行蹤。不知誰繼諸賢后,夜半來聽六寺鐘。
- 地藏塔還嶺峰頭霽色清,知微曾此學(xué)無生。鳥從青壁屏邊過,人在白云天際行。一片晴霞迎曉日,萬年松檜起秋聲。個中仙景真奇絕,寶塔玲瓏最得名。
- 唐昌文挽詩重葩殗葉露華濃,不忝家聲得似公。休息生靈牙頰里,轉(zhuǎn)移事變笑譚中。卻將仕宦四千石,換取寬閒五百弓。歲路今歸仙壽里,春來原上紙錢風(fēng)。
- 林下結(jié)屋萬松頂,悄無人往還。飲猿搖澗月,飛鷺點秋山。竹靜風(fēng)相撓,水流云自閑。翛然忘物我,禽語兩相關(guān)。
- 袷饗太廟禮血樂成,祖考來格。有嚴(yán)有翼,天子孝德。臣工在庭,罔不祗飭。玉爵之華,縶如弗克。
- 游泰山六首標(biāo)簽:泰山天寶元年四月從故御道上泰山四月上泰山,石平御道開。六龍過萬壑,澗谷隨縈回。馬跡繞碧峰,于今滿青苔。飛流灑絕巘,水急松聲哀。北眺崿嶂奇,傾崖向東摧。洞門閉石扇,地底興云雷。登高望蓬流,想象金銀臺。天門一長嘯,萬里清風(fēng)來。玉女四五人,飄颻下九垓。含笑引素手,遺我流霞杯?;自侔葜?,自愧非仙才。曠然小宇宙,棄世何悠哉。清曉騎白鹿,直上天門山。山際逢羽人,方瞳好容顏。捫蘿欲就語,卻掩青云關(guān)。遺我鳥跡書,飄然落巖間。其字乃上古,讀之了不閑。感此三嘆息,從師方未還。平明登日觀,舉手開云關(guān)。精神四飛揚,如出天地間。黃河從西來,窈窕入遠(yuǎn)山。憑崖覽八極,目盡長空閑。偶然值青童,綠發(fā)雙云鬟。笑我晚學(xué)仙,蹉跎凋朱顏。躊躇忽不見,浩蕩難追攀。清齋三千日,裂素寫道經(jīng)。吟誦有所得,眾神衛(wèi)我形。云行信長風(fēng),颯若羽翼生。攀崖上日觀,伏檻窺東溟。海色動遠(yuǎn)山,天雞已先鳴。銀臺出倒景,白浪翻長鯨。安得不死藥,高飛向蓬瀛。日觀東北傾,兩崖夾雙石。海水落眼前,天光遙空碧。千峰爭攢聚,萬壑絕凌歷。緬彼鶴上仙,去無云中跡。長松入霄漢,遠(yuǎn)望不盈尺。山花異人間,五月雪中白。終當(dāng)遇安期,于此煉玉液。朝飲王母池,瞑投天門關(guān)。獨抱綠綺琴,夜行青山間。山明月露白,夜靜松風(fēng)歇。仙人游碧峰,處處笙歌發(fā)。寂靜娛清輝,玉真連翠微。想象鸞鳳舞,飄颻龍虎衣。捫天摘匏瓜,恍惚不憶歸。舉手弄清淺,誤攀織女機。明晨坐相失,但見五云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