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縷曲·亡婦忌日有感
滴空階、寒更雨歇,葬花天氣。
三載悠悠魂夢杳,是夢久應(yīng)醒矣。
料也覺、人間無味。
不及夜臺塵土隔,冷清清、一片埋愁地。
釵鈿約,竟拋棄。
重泉若有雙魚寄。
好知他、年來苦樂,與誰相倚。
我自中宵成轉(zhuǎn)側(cè),忍聽湘弦重理。
待結(jié)個、他生知已。
還怕兩人俱薄命,再緣慳、剩月零風(fēng)里。
清淚盡,紙灰起。
翻譯和注釋
譯文
這愁緒什么時候才是盡頭?滴落在空空臺階上的細(xì)雨終于止住,夜晚如此清冷,正是適宜葬花的天氣。你離我而去已整整三年,縱然是一場大夢,也早就應(yīng)該醒來了。你一定是覺得人間沒有趣味吧,不如泥土深處的黃泉,雖冷冷清清,但它能埋葬所有的愁怨。你倒是去了那清凈之地,而我們生生世世不離不棄的約定,就這樣被你拋棄。
如果可以寄書信到黃泉該多好,好讓我知道你這些年過得怎樣,是誰在身旁照顧你。夜深了,我仍然輾轉(zhuǎn)反側(cè),無法入睡,不忍再彈奏那哀怨凄婉的琴弦。讓我們來生再結(jié)為知己吧,就怕真的有來生,我們兩個仍然無法長相廝守。而今,我的淚水已經(jīng)流盡,紙錢燒成灰,飄忽不定。
注釋
金縷曲:詞牌名。又名《賀新郎》《乳燕飛》,亦作曲牌名。一百十六字,前后片各六仄韻。
葬花天氣:指春末落花時節(jié),大致是農(nóng)歷五月,這里既表時令,又暗喻妻子之亡如花之凋謝。
夜臺:指墳?zāi)埂?br />釵鈿約:釵鈿即“金釵”、“鈿合”,女子飾物。暗指愛人間的盟誓。
重泉:即“黃泉”、“九泉”,指生死兩隔。
雙魚:書信,典出古樂府。
湘弦:即湘靈鼓瑟之弦。傳說舜之妃子溺湘水而亡,后為水神,古代詩詞中常用琴瑟代指夫妻,這里指納蘭不忍再彈奏那哀怨凄婉的琴弦,否則會勾起悼亡的哀思。
金縷曲·亡婦忌日有感問答
問:《金縷曲·亡婦忌日有感》的作者是誰?
答:金縷曲·亡婦忌日有感的作者是納蘭性德
問:金縷曲·亡婦忌日有感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金縷曲·亡婦忌日有感是清代的作品
問:金縷曲·亡婦忌日有感是什么體裁?
答:詞
問:此恨何時已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此恨何時已 出自 清代納蘭性德的《金縷曲·亡婦忌日有感》
問:此恨何時已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此恨何時已 的下一句是 滴空階、寒更雨歇,葬花天氣。
問:出自納蘭性德的名句有哪些?
答:納蘭性德名句大全
金縷曲·亡婦忌日有感賞析
這,首詞是作者悼亡詞中的代表作。性德妻盧氏18歲于歸,伉儷情深,惜三載而逝。“抗情塵表,則視若浮云;撫操閨中,則志存流水。于其歿也,悼亡之吟不少,知己之恨尤多?!保ㄖ芎V文、馮統(tǒng)《納蘭成德妻盧氏墓志考略》,《詞學(xué)》第四輯)納蘭性德悼亡詞有四十首之多,皆血淚交溢,語癡入骨。此詞尤稱絕唱。詞從空階滴雨,仲夏葬花寫來,引起傷春之感和悼亡之思;又以夜臺幽遠,音訊不通,以至來生難期,感情層層遞進,最后萬念俱灰。此生已矣,來世為期?全詞虛實相間,實景與虛擬,所見與所思,糅合為一,歷歷往事與冥冥玄想密合無間,而聯(lián)系這一切的,是痛覺“人間無味”的“知己”夫婦的真摯情懷,它能夠穿越死生,跨越時空。
納蘭詞“哀感頑艷”,“令人不能卒讀”,于此可見一斑。
嚴(yán)迪昌點評:納蘭性德虛年三十二歲就去世,他賦悼亡之年是二十四歲,作這闋《金縷曲》是三年祭,再過五年他自己也“埋憂地下”。盧氏卒后,他實際上是“續(xù)弦”了的,但“他生知己”之愿,“人間無味”之感,幾乎緊攫他最后十年左右的心脈。詞人在《采桑子·塞上詠雪花》詞中有“不是人間富貴花”之句,這一令人驚悚的心音,可說是不自在、不安寧的靈魂的集中發(fā)露。盧氏這位幃內(nèi)紅粉知己的逝去,加深著他對“人間”的厭棄和逆反感。三年祭的悼亡心曲的重心正落在“料也覺、人間無味”上。說“也覺”,是指亡妻認(rèn)同自己的感受有共識,這絕對是“知己”感,從而益堅緣結(jié)“他生”的心愿。納蘭的苦心驅(qū)筆,思路從“夢”與“醒”的對應(yīng)點的轉(zhuǎn)化切入。三載魂杳,是“夢”還是“醒”?“是夢久應(yīng)醒矣”!那么不是夢,他此去正是“醒”,是解脫,是也醒悟到“人間無味”。如此說來,活著的轉(zhuǎn)是在“夢”中,逝去的倒是大清醒!癡語寫到如此程度,只覺沉痛之極,也深刻之極。上片從“不及夜臺”起轉(zhuǎn)出對亡妻的憐愛,釵鈿約拋,自怨怨人,乃癡苦莫名難解語。于是啟起下片的心祭?!八薄熬墤a”句,語癡入骨,情傷腸斷,超時空的血淚交溢的內(nèi)心獨白,誠屬驚心動魄又令人不忍卒讀?!扒鍦I盡”時“紙灰起”,是否是亡婦“年年猶得向郎圓”的知己之心的暗示或顯靈?嘉慶年間詞人楊芳燦在《納蘭詞序》中說:其詞“韻淡疑仙,思幽近鬼”,這闋詞可謂是后一句范本。所謂“思幽”,實系詞人將追求與失落相交融而又毫不涂飾地痛楚抽理。(嚴(yán)迪昌編注《元明清詞》,天地出版社1997年版,第188頁)
王步高鑒賞:這是一首悼亡詞,作于康熙十九年(1680)五月三十日,這一天是其妻盧氏死亡三周年的忌日。這時納蘭性德二十六歲。據(jù)徐乾學(xué)所撰《納蘭君墓志銘》載,性德之“配盧氏,兩廣總督、兵部尚書、都察院右都御史興祖之女,贈淑人,先君卒?!睋?jù)1977年出土的《皇清納臘氏盧氏墓志銘》載:盧氏“年十八歸……成德??滴跏晡逶氯兆洌呵锒幸?,生一子海亮?!北R氏與納蘭性德結(jié)婚時,性德二十歲,婚后三年她便去世了,但其夫妻感情深厚,今存《飲水詞》,悼亡之作便占很大篇幅。納蘭性德生長富貴之家,為承平少年,烏衣公子,喪妻使他嘗到人生的苦澀。這首《金縷曲》是諸悼亡之作中的代表作。
詞起得突兀:“此恨何時已?”此乃化用李之儀《卜算子》詞“此水幾時休,此恨何時已”成句,劈頭一個反問,道出詞人心中對盧氏之死深切綿長、無窮無盡的哀思。自盧氏死后,納蘭性德對她的思念一直沒有停止。他既恨新婚三年竟成永訣,歡樂不終而哀思無限;又恨人天懸隔,相見無由,值此亡婦忌日,這種愁恨更有增無已?!暗慰针A、寒更雨歇,葬花天氣”三句,更渲染出悼亡的環(huán)境氛圍?!暗慰针A”二句,化用溫庭筠《更漏子》下闋詞意,溫詞曰:“梧桐樹,三更雨。不道離情正苦。一葉葉,一聲聲,空階滴到明。”能清晰聽到夜雨停歇之后,殘雨滴空階之聲的人,一定有著郁悶難排的心事,溫飛卿是為離情所苦,納蘭容若則為喪妻之痛,死別之傷痛自然遠過于生離,故其凄苦更甚。亡婦死于農(nóng)歷五月三十日,此時已是夏天,爭奇斗艷的百花已大都凋謝,故稱“葬花天氣”。此處有兩措辭當(dāng)注意:其一明屬夏夜,卻稱“寒更”,此非自然天氣所致,乃寂寞凄涼之心境感受使然;其二是詞人不謂“落花”,而稱“葬花”,“葬”與“落”平仄相同自非韻律所限。人死方謂“葬”,用“葬”字則更切合盧氏之死,如春花一樣美艷的嬌妻,卻如落花一樣“零落成泥碾作塵”。如今之“葬花天氣”,三年前卻曾是“葬人”天氣。妻死整整三年,仿佛大夢一場,但果真是夢也早該醒了。被噩耗震驚之人,常會在痛心疾首之余,對現(xiàn)實產(chǎn)生某種懷疑,希望自己是在夢境中。夢中的情景無論多么令人不快,夢醒則煙消云散??墒悄怯幸粔羧甑哪兀繎K痛的現(xiàn)實使詞人不能不予以正視。妻子之死已無可懷疑,那是什么原因使她不留戀人間的生活棄我而去的呢?詞人設(shè)想:“料也覺人間無味?!边@句話給后世的讀者留下耐人尋味的疑問。盧氏因何而死?為何她會覺得“人間無味”?為什么盧氏死后與她結(jié)婚僅三年的丈夫會留下如此之多的悼亡之作?而今日發(fā)掘出的盧氏墓志又是那樣的小,(雖比較精致,卻與她丞相的長媳身份不很相稱?)“不及夜臺塵土隔,冷清清一片埋愁地”二句承上句來,人間無味,倒不如一抔黃土,與人世隔開,雖覺冷清,卻能將愁埋葬。夜臺,即墓穴。埋愁地,亦指墓地。盧氏葬于玉河皂莢屯祖塋?!扳O鈿約,竟拋棄”二句,再從自身痛苦生發(fā),謂你因覺人間無味而撒手歸去,卻不顧我倆當(dāng)年白頭到老的誓言,竟使我一人痛苦地生活在人間。古時夫婦常以釵鈿作為定情之物,表示對愛情的忠誠。釵為古代婦女的首飾之一,乃雙股笄,鈿,即金花,為珠寶鑲嵌的首飾,亦由兩片合成。上片寫詞人對亡婦的深切懷念。過片則馳騁想象,設(shè)想盧氏死后的生活,使對死者的追念更深一層。
下片開頭,詞人期望能了解盧氏亡故以后的情況。這當(dāng)然是以人死后精神不死,還有一個幽冥的陰間世界為前提的。此亦時代局限使然,也未嘗不是詞人的精誠所至,自然無可厚非?!爸厝粲须p魚寄。好知他、年來苦樂,與誰相依?”“重泉”,即黃泉,九泉,俗稱陰間。雙魚,指書信。古樂府有“客從遠方來,遺我雙鯉魚。呼兒烹鯉魚,中有尺素書”之詩,后世故以雙鯉魚指書信。倘能與九泉之下的亡妻通信,一定得問問她,這幾年生活是苦是樂,他和誰人伴。此乃由生前之恩愛聯(lián)想所及。詞人在另兩首題為《沁園春》的悼亡詞中也說:“記繡榻閑時,并吹紅雨;雕欄曲處,同倚斜陽?!庇衷唬骸白顟浵嗫?,嬌訛道字,手剪銀燈自潑茶?!庇缮岸鲪?,而關(guān)心愛人死后的生活,鐘愛之情,可謂深入骨髓。詞人終夜輾轉(zhuǎn)反側(cè),難以成眠。欲以重理湘琴消遣,又不忍聽這琴聲,因為這是亡妻的遺物,睹物思人,只會起到“舉杯消愁”“抽刀斷水”的作用,而于事無補。湘弦,原指湘妃之琴。顧貞觀有和性德《采桑子》云:“分明抹麗開時候,琴靜東廂,……孤負(fù)新涼,淡月疏欞夢一場?!庇纱丝梢钥闯霰R氏在日,夫婦常在東廂理琴。理琴,即彈琴。捎信既難達,彈琴又不忍,詞人只好盼望來生仍能與她結(jié)為知己。據(jù)葉舒崇所撰盧氏墓志,性德于其妻死后,“悼亡之吟不少,知己之恨尤多。”詞人不僅把盧氏當(dāng)作親人,也當(dāng)成摯友,在封建婚姻制度下,這是極難得的。詞人欲“結(jié)個他生知己”的愿望,仍怕不能實現(xiàn):“還怕兩人俱薄命,再緣慳、剩月零風(fēng)里?!痹~人甚至擔(dān)心兩人依舊薄命,來生的夫妻仍不能長久。緣慳,指緣份少;剩月零風(fēng),好景不長之意。讀詞至此,不能不使人潸然淚下。新婚三年,便生死睽隔,已足以使人痛斷肝腸,而期望來生也不可得,這個現(xiàn)實不是太殘酷了嗎?在封建制度下,婚姻不以愛情為基礎(chǔ),故很少美滿的,難得一兩對恩愛夫妻,也往往被天災(zāi)人禍所拆散。許多癡情男女,只得以死殉情,以期能鬼魂相依。詞人期望來生再結(jié)知己,已是進了一步。但又自知無望,故結(jié)尾“清淚盡,紙灰起”二句,格外凄絕。
- 和傅山父小園十詠剩種秫秔供靖節(jié),要餐杞菊學(xué)天隨。不知底事池塘夢,猶到邊城月暗時。
- 寄微之 時微之為虢州長史。高天龜默默物茫龜茫,各有龜來由致?lián)p傷。鸚為能言長剪翅,龜緣難死久搘龜。莫嫌冷落拋閑地,猶勝炎蒸臥瘴鄉(xiāng)。外物竟關(guān)身底事,謾排門戟系腰章?
- 熙寧以后祀高禖六首昔帝高辛,先禖筆祀。爰揆仲陽,式祈嘉祉。陳之科牲,授以弓矢。敷祐皇宗,施于孫子。
- 題澤翁小巷縹緲云煙外,迢迢江水明。數(shù)家藏密樹,一塔峭孤城。
- 滿庭芳 寄與平張先生超然悟道,怡然舍俗。寧肯泥拖水漉。決烈回頭*了,恩山愛獄??盀轱L(fēng)鄰月伴,與云朋霞友相逐。無系欄,在人間,先占半仙之福。那更真修真煉,得逍遙自在,澄心遣欲。漸覺溪田芝草,異香馥郁?;埨@蟠何處,在丹爐、變成金玉。神光燦,赴前程,蓬萊寶陸。
- 送同官葉榷院造朝二首新制重分司,誰云筦榷卑。鵬搏終可料,鷃笑彼何知。細(xì)滿豈無待,橫飛亦未遲。催班天上去,黃色已浮眉。
- 高郵逢人約襄陽之游一川風(fēng)月高郵夜,玉麈清談畫鹢舟。一時屠釣英雄盡,千載河山戰(zhàn)伐余。楚漢舊歌流俚耳,韓彭遺壁冠荒墟??蓱z馬上縱橫略,只在邳橋一卷書。
- 錦鏡池誰遣青銅一片懸,萬山如洗息淪漣。過云不礙東西岫,明月能涵上下天。影合野棠魚自避,光分水荇鷺相鮮。臨流我亦忘歸興,晴翠撲人生紫煙。
- 二十五日依韻和左藏吳傳正寺丞見贈上陽光景好看書,非象之中有坦途。良月引歸芳草渡,快風(fēng)飛過洞庭湖。不因赤水時時往,焉有黃芽日日娛。莫道天津便無事,也須閑處著功夫。
- 風(fēng)入松(贈蔣道錄溪山堂)門前山可久長看。留住白云難。溪虛卻與云相傍,對白云、何必深山。爽氣潛生樹石,晴光竟入欄干。舊家三徑竹千竿。蒼雪拂衣寒。綠蓑青笠玄真子,釣風(fēng)波、不是真閑。得似壺中日月,依然只在人間。
- 3芝士小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