尋陽送弟昌峒鄱陽司馬作
尋陽非剡水,忽見子猷船。
飄然欲相近,來遲杳若仙。
人乘海上月,帆落湖中天。
一睹無二諾,朝歡更勝昨。
爾則吾惠連,吾非爾康樂。
朱紱白銀章,上官佐鄱陽。
松門拂中道,石鏡回清光。
搖扇及于越,水亭風氣涼。
與爾期此亭,期在秋月滿。
時過或未來,兩鄉(xiāng)心已斷。
吳山對楚岸,彭蠡當中州。
相思定如此,有窮盡年愁。
注釋
全唐詩:卷177_12
尋陽送弟昌峒鄱陽司馬作問答
問:《尋陽送弟昌峒鄱陽司馬作》的作者是誰?
答:尋陽送弟昌峒鄱陽司馬作的作者是李白
問:尋陽送弟昌峒鄱陽司馬作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尋陽送弟昌峒鄱陽司馬作是唐代的作品
問:桑落洲渚連,滄江無云煙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桑落洲渚連,滄江無云煙 出自 唐代李白的《尋陽送弟昌峒鄱陽司馬作》
問:桑落洲渚連,滄江無云煙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桑落洲渚連,滄江無云煙 的下一句是 尋陽非剡水,忽見子猷船。
問:出自李白的名句有哪些?
答:李白名句大全
- 好事近(以梅為壽)昨夜探寒梅,先報消息。天遣花神妝點,襯賢侯清白。試將玉蕊比修齡,算枝頭千百。更有不凡風味,付調羹仙客。
- 贈郭相士兩眼明如月,江湖度十春。問誰當鼎貴,笑說未逢人。
- 顏書任君北方來,手出邠州碑。為是魯公寫,遺我我不辭。魯公實豪傑,慷慨忠義姿。憶在天寶末,變起漁陽師。猛士不敢當,儒生橫義旗。感激數十郡,連衡斗羗夷。新造勢尚弱,胡為力未衰。用兵竟不勝,嘆息真數奇。杲兄死常山,烈士淚滿頤。魯公不死敵,天下皆熙熙。奈何不愛死,再使踏鯨鰭。公固不畏死,吾實悲當時。緬邈念高誼,惜哉我生遲。近日見異說,不知作者誰。云公本不死,此事亦已奇。大抵天下心,人人屬公思。加以不死狀,慰此苦嘆悲。我欲哭公墓,莽莽不可知。愛其平生跡,往往或孑遺。此字出公手,一見減嘆咨。使公不善書,筆墨紛訛癡。思其平生事,豈忍棄路歧。況此字頗怪,堂堂偉形儀。駿極有深穩(wěn),骨老成支離。點畫迺應和,關連不相違。有如一人身,鼻口耳目眉。彼此異狀貌,各自相結維。離離天上星,分如不相持。左右自綴會,或作斗與箕。骨嚴體端重,安置無欹危。篆鼎兀大腹,高屋無弱楣。古器合尺度,法相應矩規(guī)。想其始下筆,莊重不自卑。虞柳豈不好,結束煩馽羈,筆法未離俗,庸手尚敢窺,自我見此字,得紙無所施。一車會百木,后斤斧易為。團團彼明月,欲畫形終非。誰知忠義心,馀力尚及斯。因此數幅紙,使我重嘆嘻。
- 念奴嬌(中秋紀夢)神仙何處,人盡道、我州三神之一。為問何年飛到此,拔地倚天無跡。縹緲瓊宮,溟茫朱戶,不與塵寰隔。翩然鶴下,時傳云外消息。露冷風清夜闌,夢高人過我,歡如疇昔。道骨仙風誰得似,談笑云生幾席。共踏銀虬,迫隨絳節(jié),恍遇群仙集。云韶九奏,不類人間金石。
- 寒食二首柳帶東風一向斜,春陰澹澹蔽人家。有時三點兩點雨,到處十枝五枝花。萬井樓臺疑繡畫,九原珠翠似煙霞。年年今日誰相問,獨臥長安泣歲華。風煙放蕩花披猖,秋千女兒飛短墻。繡袍馳馬拾遺翠,錦袖斗雞喧廣場。天地氣和融霽色,池臺日暖燒春光。自憐塵土無他事,空脫荷衣泥醉鄉(xiāng)。
- 偈頌十八首臨濟四料揀,洞山四賓主。甜瓜徹蒂甜,苦瓠連根苦。倒腹說向人,恰似杏花枝上雨。
- 漁父子送齊明二化士凜凜嚴風徹骨寒,扁舟輕泛碧波瀾。金線直,玉鉤端,錦鱗無限,踴躍上瑯玕。
- 立春日花壓烏巾酒滿卮,舊逢春日恨春遲。如今病臥孤村里,過了新春也不知。
- 菩薩蠻長淮渺渺寒煙白。憑欄人是霜臺客。時句妙春豪。風云不啻高。樽前人已老。余恨連芳草。一曲酒醒時。梧桐月欲低。
- 自蘇州至望亭驛有作(一作李嘉祐詩)南浦菰蒲繞白蘋,東吳黎庶逐黃巾。野棠自發(fā)空流水,江燕初歸不見人。遠岫依依如送客,平田渺渺獨傷春。那堪回首長洲苑,烽火年年報虜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