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釋
原題:覽盧子蒙侍御舊詩,多與微之唱和,感今傷昔,因贈子蒙,題于卷后
全唐詩:卷459-48
覽盧子蒙侍御舊詩,多與微之唱和,感今傷昔問答
問:《覽盧子蒙侍御舊詩,多與微之唱和,感今傷昔》的作者是誰?
答:覽盧子蒙侍御舊詩,多與微之唱和,感今傷昔的作者是白居易
問:覽盧子蒙侍御舊詩,多與微之唱和,感今傷昔是哪個(gè)朝代的詩文?
答:覽盧子蒙侍御舊詩,多與微之唱和,感今傷昔是唐代的作品
問:早聞元九詠君詩,恨與盧君相識遲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早聞元九詠君詩,恨與盧君相識遲 出自 唐代白居易的《覽盧子蒙侍御舊詩,多與微之唱和,感今傷昔》
問:早聞元九詠君詩,恨與盧君相識遲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早聞元九詠君詩,恨與盧君相識遲 的下一句是 今日逢君開舊卷,卷中多道贈微之。
問:出自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?
答:白居易名句大全
覽盧子蒙侍御舊詩,多與微之唱和,感今傷昔賞析
白居易晚年與“香山九老”之一的盧子蒙侍御交往,一天,翻閱盧的詩集,發(fā)現(xiàn)集子里不少詩篇是贈給元稹的。而此時(shí)元稹已去世十年了。白居易不禁心酸,他迅速把詩集翻到最后,蘸滿濃墨,和著熱淚,在空白頁上寫下了這首律詩。
詩一開始,全是敘事,好象與盧子蒙對坐談心。詩句追溯往事,事中自見深情。頭兩句,把三十多年前與微之論詩衡文,睥睨當(dāng)世,談笑風(fēng)生的情景,重新展現(xiàn)在眼前。接下去,三、四句寫今日與盧君聚首,共同披閱他的詩卷,也只是平平常常的敘事。然而,情景一轉(zhuǎn),詩集中突然跳出了元微之的名字,眼前便閃現(xiàn)出微之的影子,詩情也就急轉(zhuǎn)直下,發(fā)為變徽之音。五、六兩句,轉(zhuǎn)入正面抒情?!跋嗫础币痪洌枥L了一瞬間的神態(tài):兩個(gè)老人,你望著我,我望著你,老淚縱橫,卻都不說一句話。
詩篇至此,一種無聲之慟,已夠摧裂肺肝,而全詩也已經(jīng)神完氣足了。最后兩句,詩人又用“聞道”一語領(lǐng)起,宕開詩境,跳到了微之墳上。墓木拱矣,黃土成阡;樹猶如此,人何以堪!歲月的流逝是這樣快,悼念之情又怎能不這樣深?
這首詩,直抒胸臆,純?nèi)巫匀?,八句一氣貫串,讀起來感到感情強(qiáng)烈逼人,不容換氣。全詩用“四支“韻,本來是不十分響的韻部,到了詩人筆下,卻變得瀏亮哀遠(yuǎn),音樂效果特別強(qiáng)烈。古來懷友的名篇,共同的特點(diǎn)是真摯、深刻。白居易此詩是悼亡友,在真摯、深刻之外,又多了一重凄愴的色彩。
(賴漢屏)
- 硯左思裁賦日,王充作論年。光隨錦文發(fā),形帶石巖圓。積潤循毫思,開池小學(xué)前。君苗徒見爇,誰詠士衡篇。
- 浪淘沙翠袖卷輕紗。玉腕慵遮。蕊珠宮殿倚彤霞。不憤江南梅信早,爭下香車。月露洗凝華。艷壓群葩。暗傳春信到天涯。試問東風(fēng)誰第一,先到人家。
- 雨涼小飲戲作孤村小院雨輸涼,團(tuán)扇流塵簟避床。蛩思感秋吟壞壁,螢光乘暗遶高梁。巾箱字細(xì)成褫嬾,醽醁杯深斷送狂。坐睡覺來人已散,簾櫳時(shí)度玉簪香。
- 山雨標(biāo)簽:抒情一夜?jié)M林星月白,亦無云氣亦無雷。平明忽見溪流急,知是他山落雨來。
- 題陜府同判衙吏隱亭小亭高岸上,危絕復(fù)何言。墨跡唐丞相,詩牌宋狀元。山形連二華,河勢瀉三門。吏隱真宜此,無窮景滿軒。
- 浣溪沙(連年二月二日出都門)人意天公則甚知。故教小雨作深悲。桃花渾似淚胭脂。理棹又從今日去,斷腸還似去年時(shí)。經(jīng)行處處是相思。
- 暇日步西園感物輒為詩得七篇菊叢下根盤秋泥,上葉披宿雨。惟余黃金蕊,秀色日夜吐。寧須薦九日,但惜歲云暮。吾將屑落英,持泛蘭皋露。
- 燒香茹芝卻粒世無方,隨時(shí)江湖每自傷。千里一身鳧泛泛,十年萬事海茫茫。春來鄉(xiāng)夢憑誰說,歸去君恩未敢忘。一寸丹心幸無愧,庭空月白夜燒香。
- 賀陳右司生辰悠悠大塊間,萬類紛相敵。偉哉拔俗人,真宰豈無力。六經(jīng)陷邪說,釋儒共一律。天未喪斯文,公生抱絕識。著書羅古今,射策開胸臆。前輩幾欲盡,后來昧所適。天將激頹波,公生秉孤直。數(shù)諫難居中,三已無慍色。海宇屬無虞,天工或曠職。天保祐皇帝,公生蘊(yùn)奇德。培擁?xiàng)澚鹤耍坏淹鯂?。禁網(wǎng)雖小寬,疲俗未全逸。惟天念我民,公生富才術(shù)。發(fā)揚(yáng)云雨勢,諸方待膏澤。天既責(zé)公深,眉壽夫何惜。行看佩相印,不羨登仙籍。南山雅望重,北斗威聲赫。稟生固難朽,吐納自不息。惟昔軒冕徒,尤喜山林跡。留侯追赤松,志就亦何益。傅說為列星,但已脫寰域。孰如我公貴,與國長無極。
- 憶薦福寺牡丹十日春風(fēng)隔翠岑,只應(yīng)繁朵自成陰。樽前可要人頹玉,樹底遙知地側(cè)金?;ń缛Т好烀?,銅槃十二夜沈沈。雕槃分篸何由得,空作西州擁鼻吟。
- 九理新洗日,一柱獨(dú)擎天——— 劉過代上韓開府
- 算惟有、瑤臺明月,照人如昔——— 京鏜滿江紅(中秋前同二使者賞月)
- 宗文宗武共入羅,愛憐想亦如相如——— 方回義犬行
- 待取新秋歸更好,九華蒼翠入樓寒。——— 陸龜蒙潤州江口送人謁池陽衛(wèi)郎中
- 黯然秋思來,走入志士膺。——— 孟郊寄張籍
- 所至如君子,草木有嘉聲。——— 蘇軾與王郎昆仲及兒子邁,遶城觀荷花,登峴山亭
- 貴臣持牙璋,優(yōu)詔發(fā)青紙。——— 劉禹錫送湘陽熊判官孺登府罷歸鐘陵,因寄
- 殘年迫衰謝,一病不枯梧——— 陸游病起憊甚有嘆
- 飲哉祥刑,克寬克明——— 楊簡上鄧憲生辰
- 風(fēng)雨各閉戶,山林多謝末——— 陳著寄婺州石君瑞料院
- 10腦洞我超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