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梅引/江城梅花引 憶江梅
幾枝開。
使南來。
還帶馀杭、春信到燕臺。
準擬寒英聊慰遠,隔山水,應(yīng)銷落,赴訴誰。
空恁遐想笑摘蕊。
斷回腸,思故里。
漫彈綠綺。
引三弄、不覺魂飛。
更聽胡笳、哀怨淚沾衣。
亂插繁花須異日,待孤諷,怕東風,一夜吹。
江梅引/江城梅花引 憶江梅問答
問:《江梅引/江城梅花引 憶江梅》的作者是誰?
答:江梅引/江城梅花引 憶江梅的作者是洪皓
問:江梅引/江城梅花引 憶江梅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江梅引/江城梅花引 憶江梅是宋代的作品
問:江梅引/江城梅花引 憶江梅是什么體裁?
答:詞
問:天涯除館憶江梅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天涯除館憶江梅 出自 宋代洪皓的《江梅引/江城梅花引 憶江梅》
問:天涯除館憶江梅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天涯除館憶江梅 的下一句是 幾枝開。
問:出自洪皓的名句有哪些?
答:洪皓名句大全
江梅引/江城梅花引 憶江梅賞析
詞人于南宋政權(quán)建立之初的建炎三年(1129)被任為“通問使”作為南宋使者出使到侵占中原的金朝,到金朝后被扣留十余年。在那里,詞人經(jīng)歷了砍頭的威脅、富貴的引誘、流徙的折磨,始終堅貞不屈,并尋找機會向南宋遞送“復故疆,報世仇”情報,其品行有如挺立在北國風雪中的紅梅。由于南宋愛國將領(lǐng)與廣大軍民的英勇抗金,金朝改變其軍事攻掠政策而取誘降手段,這與南宋統(tǒng)治集團占主流的投降心理一拍即合。于是抗金的力量受到排斥,抗金志士或死或貶。1142 年“和議”告成,宋高宗對金稱臣,歲貢銀絹,明確表示放棄淮水以北地區(qū);金朝同意送回宋徽宗棺木和高宗母韋后。該年夏至,洪皓聽歌者唱《江梅引 》有“念此情,家萬里”之句(詞序),又聞南宋派遣迎護韋后等的使者將至,不禁百感交集,于是詞人連夜和作了四首。該調(diào)也稱《江城梅花引 》,調(diào)名本李白“江城五月落梅花”(《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》)詩句。洪詞前三首又分別取其首句末三字為題 ,即《憶江梅》、《訪寒梅》、《憐落梅》,第四首缺題名,依列當作《雪欺梅》。
上面為洪回首詞中的第一首,表達詞人對南方及愛國力量的深切懷念與關(guān)注。上片大意是說:被金人扣留在北方天涯海角的羈臣,正無限深情地向往著江南的梅花,遙問它現(xiàn)在有幾枝花兒怒放?聽說南方將有使者前來,多么盼望他們能把江南象征春天信息的梅花捎到北國來啊。也許準備用它安慰遠方之人;可是間隔千山萬水,即使花兒捎到想必也要零落,滿腔衷情還能向誰訴說!唐代柳宗元《早梅》詩 :“欲為萬里贈 ,杳杳山水隔。寒英坐銷落,何用慰遠客!”
柳詩中寄寓改革家被打擊的怨憤。此處借用其句表示對山河破碎、忠良遭棄的悲慨。
作者長期希望與想象著有一天能南歸故國,投身抗金事業(yè)??墒敲鎸揽岬默F(xiàn)實,詞人不禁憂心忡忡。
金朝對北方疆土的占領(lǐng)已得到南宋王朝確認,而且南宋當局正瘋狂迫害力主抗金的忠臣義士,使恢復之功隳于一旦,這樣的時局下自己耿耿孤忠又怎能如愿以償?下片大意是說:徒然憧憬著家里的佳人笑摘梅花的歡樂情景 ,思念故鄉(xiāng)而不能回去,真是肝腸寸斷。
聊且撫著綠綺琴彈一曲《梅花三弄 》,仿佛神魂飛向遙遠有的南方。突然耳邊傳來胡笳聲,才醒悟到自己正處在金朝監(jiān)禁之下,觸動滿腔哀怨,淚水沾濕衣襟。
插滿梅花的那一天只能期待于將來了,打算獨自吟詩諷誦,只怕夜風吹,花枝飄零,理想成為泡影。本詞自序中說過,四首中“各有一‘笑’字,聊以自寬”,“卒押‘吹’字,非風即笛 ,不可易也”(每首最后都押“吹”字韻,一定是風吹或笛吹 )。這些反映他于沉重悲哀中保持一點樂觀精神,對時代風暴的強烈感受與情不自已的壯懷激烈?!靶?”、“吹”兩字,堪稱句眼,交相輝映,交織著特殊的環(huán)境中典型性格的矛盾沖突。杜甫《蘇端薛復筵簡薛華醉歌》:“安得健步移遠梅,亂插繁花向晴昊。”蘇軾《梅花 》:“一夜東風吹石裂,半隨飛雪度關(guān)山?!毕缕~中化用杜、蘇詩意,于琴音歌聲中展現(xiàn)了一派柔和美好的風光,曲終之時又回蕩著無限悲壯余響。
本詞巧妙地運用大量有關(guān)梅花的成語和典故,既有豐富的歷史內(nèi)容又富有時代新意,意境綿邈而形象優(yōu)美,跌宕多姿。從本詞的自詞來看,作者是有意識“多用古人詩賦 ”,并因“此方無梅花,士人罕有知梅事者”,故自注出處。前三首自注現(xiàn)保存在洪邁《容齋五筆》中。按這種表現(xiàn)手法,或許與其創(chuàng)作環(huán)境有關(guān)。幽恨填膺,傾吐為快;而由于身處形勢未敢明言。因此詞人借前人杯酒以澆胸中壘塊 ,寄豪情于婉約,卻產(chǎn)生了特殊的藝術(shù)魅力。《容齋五筆》說它:“每首有一“笑”字,北人謂之《四笑江梅引》,爭傳寫焉?!痹诋敃r是起了傳播愛國思想作用的。
- 題畫授李伯時鴻雁歸時水拍天,平崗老木尚依然。借君余地安漁艇,乞我寒東聽雨眠。
- 雨中呈丁評事騷雅丁夫子,年來客路岐。故關(guān)春夢后,獨館雨留時。詩有龜兒掌,游須驥子隨。君家千歲鶴,應(yīng)解念歸遲。
- 鏡月酒后戲呈及甫判取瑯珰醉,贏教糊涂眠。參橫梅下客,月淡菊中仙。舌在君何患,尻高我自憐。岷峨如許碧,強欲為人妍。
- 秋夜泛舟林塘夜發(fā)舟,蟲響荻颼颼。萬影皆因月,千聲各為秋。歲華空復晚,鄉(xiāng)思不堪愁。西北浮云外,伊川何處流。
- 壽李雁湖金碧蒼巖下,神光射斗箕。豆灰浮琯后,梅葩破冰時。正是生申日,誰為壽卯詩。今年真六一,說與醉翁知。
- 頌古十四首臨濟三頓棒三番痛棒打驢腰,直往高安一款招。急水灘頭翻巨浪,信知家富小兒驕。
- 喜孫器這來自共城取友不無人,愛君天性真。遠尋窮巷宅,未拂滿衣塵。主禮貧尤重,交情別更親。誰家釀醇酒,盡醉淮衣巾。
- 夢仙人有夢仙者,夢身升上清。坐乘一白鶴,前引雙紅旌。羽衣忽飄飄,玉鸞俄錚錚。半空直下視,人世塵冥冥。漸失鄉(xiāng)國處,才分山水形。東海一片白,列岳五點青。須臾群仙來,相引朝玉京。安期羨門輩,列侍如公卿。仰謁玉皇帝,稽首前致誠。帝言汝仙才,努力勿自輕。卻后十五年,期汝不死庭。再拜受斯言,既寤喜且驚。秘之不敢泄,誓志居巖扃。恩愛舍骨肉,飲食斷膻腥。朝餐云母散,夜吸沆瀣精??丈饺d,日望輜軿迎。前期過已久,鸞鶴無來聲。齒發(fā)日衰白,耳目減聰明。一朝同物化,身與糞壤并。神仙信有之,俗力非可營。茍無金骨相,不列丹臺名。徒傳辟谷法,虛受燒丹經(jīng)。只自取勤苦,百年終不成。悲哉夢仙人,一夢誤一生!
- 送妻標簽:送別平生志業(yè)在琴詩,頭上如今有二絲。漁父尚知溪谷暗,山妻不信出身遲。荊釵任意撩新鬢,明鏡從他別畫眉。今日便同行路客,相逢即是下山時。第一百五十九卷
- 雜興原子保所得,所得在養(yǎng)心。澹然處窮閻,蓬蒿絕車音。結(jié)駟者誰子,排門顧同襟。乃知能辯者,於道未為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