箜篌謠問答
問:《箜篌謠》的作者是誰?
答:箜篌謠的作者是佚名
問:箜篌謠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箜篌謠是兩漢的作品
問:結(jié)交在相知,骨肉何必親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結(jié)交在相知,骨肉何必親 出自 兩漢佚名的《箜篌謠》
問:結(jié)交在相知,骨肉何必親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結(jié)交在相知,骨肉何必親 的下一句是 甘言無忠實,世薄多蘇秦。
問:出自佚名的名句有哪些?
答:佚名名句大全
箜篌謠賞析
此詩《太平御覽》引作“古歌辭”,屬《雜歌謠辭》。箜篌,古代的一種彈撥樂器,此以為題,與歌辭內(nèi)容無關(guān)。此歌似為拼合之作,前四句講交友識人之道,后六句講處世保身之訣。合而言之,都是生活經(jīng)驗的總結(jié),這與漢樂府中一些警世喻理之作屬同一類型。
“結(jié)交在相知,骨肉何必親?!边@二句是說知心朋友比骨肉之親還要親。第一句說交朋友要交到心上,彼此心相知,這才是真正的朋友,可親可信的朋友。第二句是說何必骨肉之親才算親。這是用骨肉之親來與知心朋友之親相比襯。骨肉之親,如不知心,亦可變成路人或仇人;相反知心朋友之親,卻可作到真正的親。古往今來,這兩方面的事例多矣。這兩句就是這一情況的總結(jié)和概括?!案恃詿o忠實,世薄多蘇秦。”這二句是說如何才能交到知心朋友。甘言,即甜美之言。蘇秦,戰(zhàn)國時人,善說辭,游說各國君主,皆投其所好,各有一套說辭,歷史上被視為耍嘴片子的能手。交朋友,不能只聽對方甜美的言辭。古云:“華言虛也,至言實也,甘言疾也,苦言藥也?!笨梢娙A麗之言,甘美之言,往往是虛假的,因而是“無忠實”的,對人有害的。無忠實,即心不誠,情不真。世薄,是說世情淡薄,即風氣不好。多蘇秦,即花言巧語的人太多。正因為世風如此,故交友特須留意,這兩句是交友經(jīng)驗教訓的總結(jié)和概括。以上是此詩的第一層內(nèi)容,即陳說交友識人之道。
“從風暫靡草,富貴上升天?!边@兩句以草為喻,草遭風吹,有的隨風暫時倒下,可是風過后仍可挺起來,照樣生長;有的則隨風吹上天,成了暴發(fā)戶,但風一停便會掉下來,成為無可依靠的棄物。兩句意思是與其追求一時的富貴,飄浮虛華,不如安于貧賤,不離本根。二句互文見義,上句“從風”直貫下句,下句“富貴”以反義(貧賤)反綰上句,“草”則關(guān)合兩句。靡,披靡,倒下?!安灰娚綆p樹,摧杌下為薪?!贝蓁唬╳ù誤),摧折倒下。這兩句以樹為喻,君不見山頭之樹,所處勢位高則高矣,似可傲視它樹,可是一旦摧折倒下,照樣被砍伐當作柴燒。兩句意思是別看有權(quán)有勢者居高自傲,不可一世,一旦垮臺了,也不過同薪柴一樣不值幾文。“豈甘井中泥?上出作埃塵。”這兩句以井泥為喻,意思是:井中之泥豈能甘心永遠沉于井底,不思出井一見天日?可是一旦到了井上,日曬泥干,風一吹便成了埃塵四處飛揚矣。兩句意思是如果不甘心沉于下層,一心想出頭露面,結(jié)果也只能是如浮塵之一場空。綜合這三個比喻,意在說明:還是甘居下層,安于貧賤,不汲汲于富貴,不追慕勢力地位,不求出頭露面的好。這是身處政治動亂時代的人們所總結(jié)出來的一番處世保身的經(jīng)驗談。作者對攀龍附鳳爬上天的暴發(fā)戶,對爬上高位而不可一世的勢利眼,對一心想拋頭露面的功名迷,以及對他們的下場,是看得太多了,因而才得出了上述的結(jié)論,從而選定了自己要走的道路:君子固窮,全節(jié)保身。這也就是后來陶淵明所走的道路。以上是詩的第二層內(nèi)容,即陳說處世保身之訣。
此詩第一層四句直言說理,講交友知心,以骨肉親相比襯;講聽言識人,以蘇秦作例證,于質(zhì)直中見文采。第二層連用三個比喻,物象具體,對比分明,但出之以口語俚語,于文采中見質(zhì)直。詩的語言較少錘煉,有的保存口語的自然狀態(tài),雖通俗卻欠順暢,因而影響了內(nèi)容的表達,也不利于讀者理解。
- 聽竇圭琴指按金徽星斗寒,試聽一曲話悲歡。妙音怕入時人耳,攜入白云深處彈。
- 祖逖慷慨才能立志堅,計謀端可定中原。晉元倘使圖經(jīng)略,事業(yè)韓彭可比肩。
- 閒房閒房近竺岑,四面是清陰。涉物皆成趣,無因廢得吟。蛇蟠枯樹腹,雀乳古亭心。倘或游人見,猶疑隱欠深。
- 贈趙六貞固二首回中琴烽火入,琴塞上追兵琴起。此時琴邊朔寒,登隴思君子。東顧望漢京,南山云霧里。赤螭媚其彩,婉孌蒼梧泉。昔者瑯琊子,躬耕亦慨然。美人豈遐曠,之子乃前賢。良辰在何許,白日屢頹遷。道心固微密,神用無留連。舒可彌宇宙,攬之不盈拳。蓬萊久蕪沒,金石徒精堅。良寶委短褐,閑琴獨嬋娟。
- 出山日日騎馬來山中,歸時明月長在地。但愿山人一百年,一年三百馀番醉。
- 宿茅山寄舍弟茅許稟靈氣,一家同上賓。仙山空有廟,舉世更無人。獨往誠違俗,浮名亦累真。當年各自勉,云洞鎮(zhèn)長春。
- 靜上人病以偈貽之火風地水合為身,猶若晴空一點塵。借問病從何處起,只應(yīng)誰是病中人。
- 六月十日中伏玉峰園避暑值雨南園避中伏,意適晚忘歸。墻外谷云起,檐前山雨飛。興余思秉燭,坐久欲添衣。為愛東巖下,泉聲通翠微。
- 菩薩蠻(木犀十詠帶月)綠帷剪剪黃金碎。西風庭院清如水。月姊更多情。與人無際明。濃陰遮玉砌。桂影冰壺里。滅燭且徜徉。夜深應(yīng)更香。
- 題臨水茅亭竹里茅檐竹外溪,青瑯玕映碧玻瓈。吟從亭午到薄暮,詩就不知安所題。
- 8Tub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