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譯和注釋
譯文
喝下的酒太淡,西風(fēng)吹來,酒意全消;登上高樓極目遠(yuǎn)望直到天邊。
落日的余輝正照在江岸上,江中歸船的帆席鼓滿西風(fēng),正在輕快地駛回。
暮靄籠罩著龍?zhí)?,潭水一片銀白,余霞照在險(xiǎn)峻的山路上,山嶺被映成一片紅色。
殷勤地報(bào)送秋天消息的,只有一樹樹火紅的楓樹。
注釋
訪秋:尋訪秋色秋意。訪:探訪。秋天已到,但在嶺南并不明顯,故曰訪秋,探問秋之消息也。
薄:指酒味淡。
危:高。望已窮:可以極望,隱含秋高氣爽之意。
皋(gāo):岸。江皋:瀕江高地。當(dāng):對(duì)著。
席:大。歸風(fēng):指南風(fēng)。作者家鄉(xiāng)在北。
煙:云氣。帶:籠罩。龍?zhí)叮杭础豆鹆帧吩娝^“龍移白石湫”之白石湫,在今廣西桂林城北七十里。
分:使顯露。鳥道:險(xiǎn)絕的山路。僅通飛鳥。
殷勤:情意懇切深厚。報(bào):傳達(dá)。
丹楓:紅色的楓葉。只是有丹楓:謂除丹楓外不見秋意。
訪秋問答
問:《訪秋》的作者是誰?
答:訪秋的作者是李商隱
問:訪秋是哪個(gè)朝代的詩文?
答:訪秋是唐代的作品
問:訪秋是什么體裁?
答:五律
問:酒薄吹還醒,樓危望已窮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酒薄吹還醒,樓危望已窮 出自 唐代李商隱的《訪秋》
問:酒薄吹還醒,樓危望已窮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酒薄吹還醒,樓危望已窮 的下一句是 江皋當(dāng)落日,帆席見歸風(fēng)。
問:出自李商隱的名句有哪些?
答:李商隱名句大全
訪秋賞析
此詩作于公元847年(唐宣宗大中元年)秋天,時(shí)年三十五歲。李商隱被鄭亞聘為幕中掌書記,五月到達(dá)桂州。詩人此次南行,家眷留于長安,遠(yuǎn)道間關(guān),孑然一身,不無孤獨(dú)之感;加之政治上受到排擠,情緒憂傷。這首《訪秋》,就隱涵著作者的這種心情。
- 秋水(節(jié)選)秋水時(shí)至,百川灌河。涇流之大,兩涘渚崖之間,不辯牛馬。 于是焉,河伯欣然自喜,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。順流而東行,至于北海。東面而視,不見水端。于是焉,河伯始旋其面目,望洋向若而嘆曰:“野語有之曰:‘聞道百,以為莫己若’者,我之謂也。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,而輕伯夷之義者,始吾弗信,今吾睹子之難窮也,吾非至于子之門,則殆矣,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?!? 北海若曰:“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,拘于虛也;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,篤于時(shí)也;曲士不可以語于道者,束于教也。今爾出于崖涘,觀于大海,乃知爾丑,爾將可與語大理矣。天下之水,莫大于海。萬川歸之,不知何時(shí)止而不盈;尾閭泄之,不知何時(shí)已而不虛;春秋不變,水旱不知。此其過江河之流,不可為量數(shù)。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,自以比形于天地,而受氣于陰陽,吾在天地之間,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。方存乎見少,又奚以自多!計(jì)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,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?計(jì)中國之在海內(nèi)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?號(hào)物之?dāng)?shù)謂之萬,人處一焉;人卒九州,谷食之所生,舟車之所通,人處一焉。此其比萬物也,不似豪末之在于馬體乎?五帝之所連,三王之所爭,仁人之所憂,任士之所勞,盡此矣!伯夷辭之以為名,仲尼語之以為博。此其自多也,不似爾向之自多于水乎?”
- 送蔡君知入蜀二首金陵已去國,銅梁忽背飛。失路遠(yuǎn)相送,他鄉(xiāng)何日歸。靈關(guān)九折險(xiǎn),蜀道二星遙。乘槎若有便,希泛廣陵潮。
- 詠牡丹一自胡塵入漢關(guān),十年伊洛路漫漫。青墩溪畔龍鐘客,獨(dú)立東風(fēng)看牡丹。
- 燕丹急著無如救趙危,遠(yuǎn)從楚魏近從齊。田光老繆翻成錯(cuò),匕首咸陽策最低。
- 贈(zèng)仰大師仰山因久住,天下仰山名。井邑身雖到,林泉性本清。野云居處盡,江月定中明。仿佛曾相識(shí),今來隔幾生。
- 行銅陵道夜報(bào)風(fēng)姨息,曉乘波后平。江涵一鏡凈,山列兩眉橫。依約燃犀處,分明倒蔗生。徐行戒舟子,勿使白鷗驚。
- 鵝兒臘后閑行村舍邊,黃鵝清水真可憐。何窮散亂隨新草,永日淹留在野田。無事群鳴遮水際,爭來引頸逼人前。風(fēng)吹楚澤蒹葭暮,看下寒溪逐去船。
- 晨起自山園歸書室世事苦紛紛,村墟寂不聞。穿林拾蟬蛻,隔浦?jǐn)?shù)鷗群。搖落初飄葉,高舂未散云。歸來書滿眼,猶足肆吾勤。
- 遣?。ㄗ源送ㄖ莺笞鳎?/a>自古誰不死,不復(fù)記其名。今年京城內(nèi),死者老少并。獨(dú)孤才四十,仕宦方榮榮。李三三十九,登朝有清聲。趙昌八十馀,三擁大將旌。為生信異異,之死同冥冥。其家哭泣愛,一一無異情。其類嗟嘆惜,各各無重輕。萬齡龜菌等,一死天地平。以此方我病,我病何足驚。借如今日死,亦足了一生。借使到百年,不知何所成。況我早師佛,屋宅此身形。舍彼復(fù)就此,去留何所縈。前身為過跡,來世即前程。但念行不息,豈憂無路行。蛻骨龍不死,蛻皮蟬自鳴。胡為神蛻體,此道人不明。持謝愛朋友,寄之仁弟兄。吟此可達(dá)觀,世言何足聽。
- 次韻紫巖潘庭堅(jiān)二首何人皮里有陽秋,誰絹能包得許羞。早趁黃舊丞相押,莫空白了少年頭。既無顧戀於人已,便請(qǐng)清閑袖手休。豈必來秦安漢后,始來尋個(gè)赤松游。
- 小腰婑墮三千人,宮衣水碧顏青春——— 鮑溶章華宮行
- 故莫由莫己,順時(shí)而理。——— 元結(jié)二風(fēng)詩·治風(fēng)詩五篇·至慈
- 春思春愁一萬枝,遠(yuǎn)村遙岸寄相思。——— 唐彥謙柳
- 更無歸計(jì)買泉石,欲以清名遺子孫——— 鄭獬致政李祠部
- 豉化莼絲熟,刀鳴鲙縷飛——— 杜甫陪王漢州留杜綿州泛房公西湖(房琯刺漢州時(shí)所鑿)
- 映照須眉能玩世,支離皮骨故工愁——— 陳三立庸庵同年于甲子重九集飲浦江高樓有詩紀(jì)事依
- 黃菊有情留客醉,白云無事伴人行——— 吳珩梵安院
- 轉(zhuǎn)盡無功伊就位,孤標(biāo)不與汝同盤——— 釋正覺頌古一百則
- 寄語城居者,何人肯訪尋——— 俞桂裴墳
- 碧山對(duì)晚汀洲冷,楓葉蘆根——— 朱敦儒采桑子·彭浪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