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釋
全唐詩:卷469-24
古意問答
問:《古意》的作者是誰?
答:古意的作者是張碧
問:古意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古意是唐代的作品
問:古意是什么體裁?
答:七古
問:鑾輿不碾香塵滅,更殘三十六宮月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鑾輿不碾香塵滅,更殘三十六宮月 出自 唐代張碧的《古意》
問:鑾輿不碾香塵滅,更殘三十六宮月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鑾輿不碾香塵滅,更殘三十六宮月 的下一句是 手持紈扇獨含情,秋風(fēng)吹落橫波血。
問:出自張碧的名句有哪些?
答:張碧名句大全
- 詠梅五十首呈史尚書即看青女夜飛霜,借與南枝作淡妝。露重冰清風(fēng)日暖,人間一味有真香。
- 沁園春 贈鄭松溪若拙性若愚,若性慵若懶,性若呆若癡性。只這底便是,造玄日用,果行得去,密應(yīng)神機。學(xué)解見知,聲聞圓覺,增長根塵塞肚皮。都無用,但死心塌地,壽與天齊。金仙不在天西。那碧眼胡兒不必題。問性宗一著,從空自悟,命基上事,務(wù)實為基。虛實相通,有無交入,混合形神圣立躋。禪天凈,看云藏山岳,月照松溪。
- 贈索處士不將桂子種諸天,長得尋君水石邊。玄豹夜寒和霧隱,驪龍春暖抱珠眠。山中宰相陶弘景,洞里真人葛稚川。一度相思一惆悵,水寒煙澹落花前。
- 水竹野十詠曲水流觴蘭亭飲者徒,因物寓天理。著眼靜中觀,坎止流行耳。
- 漁家傲(同前)菊暗荷枯秋已滿。棖黃橘綠冬初暖。草草杯盤成小宴。殷勤勸。尊前莫遣霞觴淺。兩鬢從教霜點半。人生最要長為伴。舉酒豈徒稱壽算。深深愿。來年更看門風(fēng)換。
- 贈成務(wù)崇同呼碧嶂前,已是十余年。話別非容易,相逢不偶然。多為詩酒役,早免利名牽。幸有歸真路,何妨學(xué)上玄。
- 送皇甫寺丞知藍田縣南山三輔劇,百里古諸侯。誰謂弦歌小,不分宵旰憂。煙橫輞水暝,云照武關(guān)秋。安得無羈束,從君一縱游。
- 潭州使院書情寄江夏賀蘭副端云雨一蕭散,悠悠關(guān)復(fù)河。俱從泛舟役,近隔洞庭波。楚水去不盡,秋風(fēng)今又過。無因得相見,卻恨寄書多。
- 送程德林赴真州君為縣令元豐中,吏貪功利以病農(nóng)。君欲言之路無從,移書諫臣以自通,(諫臣,蹇受之也。)元豐天子為改容。我時匹馬江西東,問之逆旅言頗同。老人愛君如劉寵,小兒敬君如魯恭。爾來明目達四聰,收拾駔駿冀北空。君為赤令有古風(fēng),政聲直入明光宮。天廄如海養(yǎng)群龍,并收其子豈不公,(君之子祁舉制策,文學(xué)行義,為時所稱。)白沙何必煩此翁。
- 庭梅詠芳意何能早,孤榮亦自危。更憐花蒂弱,不受歲寒移。朝雪那相妒,陰風(fēng)已屢吹。馨香雖尚爾,飄蕩復(fù)誰知。
- 好將一點紅爐雪,散作人間照夜燈——— 釋宗杲送超僧鑒
- 常欲雪幽冤,于時一裨補——— 杜牧李甘詩
- 端的傳書種,分明是福胎——— 戴復(fù)古侄孫景文多女賀其得雄
- 問傳輕何學(xué),言詩詆鄭箋——— 梅堯臣代書寄歐陽永叔四十韻
- 強酬非所當,宜將弓矢速——— 梅堯臣依韻和張中樂寺丞見贈
- 況今也、與圣賢邦域,同一乾坤——— 王奕沁園春(見王肯堂)
- 然眾安,我乃能安,不然,雖屋潤者其可能獨安乎——— 王惲水龍吟 去歲秋至今年春,凡七月不,有終風(fēng)
- 暗香時度,卷簾留伴霜月——— 張綱念奴嬌(次韻李公顯木樨)
- 臘寒徹骨越精神,吐盡清香不待春——— 章謙亨西湖觀梅三首
- 未得重相見,看君馬上詩。——— 杜荀鶴送姚庭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