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嵲《泊舟》:
遙依沙岸系扁舟,風(fēng)落荒山萬木愁。
枕下驚波時汩汩,天邊寒夢信悠悠。
遭憂和嶠仍丹淚,遠(yuǎn)適虞翻易白頭。
離亂偪人全策少,微生從此任浮游。
注釋參考
沙岸
(1).用沙石等筑成的堤岸。《吳越備史》卷一:“初定其基,而江濤晝夜衝激,沙岸板筑不能就。”《宋史·河渠志七》:“去歲海水泛漲,湍激橫衝,沙岸每一潰裂,常數(shù)十丈?!?元 黃溍 《佘山》詩:“春云牢落鴈無聲,沙岸參差石有稜。”
(2).沙灘。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初去郡》詩:“野曠沙岸浄,天高秋月明?!?清 黃景仁 《后觀潮行》:“海風(fēng)捲盡江頭葉,沙岸千人萬人立。”
扁舟
扁舟 (piānzhōu) 小船 small boat;skiff 一葉扁舟 扁舟尋釣翁?!啤?李白《還山留別金門知己》落荒
落荒 (luòhuāng) 離開大路,向荒野逃去。比喻失敗而逃命 take to the wilds 我詐敗落荒的走。——佚名《小尉遲》 落荒而逃張嵲名句,泊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