蜀魄血流啼亦少,巴猿腸斷叫應(yīng)稀
出自宋代魏野《寄贈西川御史薛端公益州司理劉大著陜路運使》:
四賢同在兩川時,不獨民間斗察微。
蜀魄血流啼亦少,巴猿腸斷叫應(yīng)稀。
文君酒旨停紅旆,神女云從慝繡衣。
雪盡沉冤題盡景,齊看詔向十州歸。
注釋參考
蜀魄
猶 蜀 魂。 唐 司空圖 《注愍征賦述》:“其寓詞之哀怨也,復(fù)若血凝 蜀 魄,猿斷 巫峰 。” 唐 李咸用 《題王處士山居》詩:“ 蜀 魄叫迴芳草色,鷺鶿飛破夕陽煙?!?宋 張泌 《南歌子》詞:“岸柳拖煙緑,庭花照日紅。數(shù)聲 蜀 魄入簾櫳?!?元 施惠 《幽閨記·英雄應(yīng)辟》:“短亭長亭程程去,知幾驛。逆旅中過寒食。見點點殘紅飛絮白,夕陽影里啼 蜀 魄?!眳⒁姟?蜀魂 ”。
血流
血流 (xuèliú) 在循環(huán)系統(tǒng)中流動的血液 bloodstream腸斷
腸斷 (chángduàn) 喻非常悲痛 very grieved叫應(yīng)
猶呼應(yīng);照應(yīng)。 明 高攀龍 《與涇陽論知本書》:“知本則知止矣,正與‘物有本末’一節(jié)相叫應(yīng)也?!?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》卷三:“‘賸’字與‘半’字不相叫應(yīng)?!?郭沫若 《我怎樣寫五幕史劇<屈原>》:“祭 嬋娟 用了《橘頌》……和第一幕生出了一個有機的叫應(yīng)。”
魏野名句,寄贈西川御史薛端公益州司理劉大著陜路運使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歐皇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