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韓維《公孫孝子》:
喪期著常數,在古固有之。
嗟嗟三季后,禮讓俗亦衰。
親亡有不葬,況問功與期。
公孫布衣士,未免寒與饑。
生兮已不恤,死者吾敢欺。
孝生因其心,禮大實以時。
挺然頹俗內,獨以古自為。
蕭蕭天平山,松柏有馀悲,可以表懿行,刻此無愧辭。
注釋參考
挺然
挺拔特立貌。《南史·柳世隆傳》:“挺然自立,不與眾同。” 唐 杜甫 《課伐木》詩序:“維條伊枚,正直挺然。” 宋 蘇軾 《祭蔡景繁文》:“挺然不倚,視退如進?!薄端膸烊珪偰俊e集二四·東江家藏集》:“在 茶陵 一派之中,亦挺然翹楚矣?!?/p>
頹俗
頹敗的風俗?!逗鬂h書·胡廣傳》:“ 廣 才略深茂,堪能撥煩,愿以參選,紀綱頽俗,使束脩守善,有所勸仰?!薄段簳び蚊鞲鶄鳌罚骸扒洫毐鼪_操,居今行古,有 魏 以來,首振頽俗?!?明 張居正 《三辭恩命疏》:“貪進之戒,臣先犯之,何以率先百僚,表正頽俗?” 胡韞玉 《舜水先生祠落成敬賦》詩:“俎豆奉典型,力與頽俗抗?!?/p>
自為
自為 (zìwèi) (從哲學范疇解釋,自為即)自覺,自由(掌握了事物運動規(guī)律,按規(guī)律辦事) for oneself韓維名句,公孫孝子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