幽閴兮陋巷,卑渫兮繩樞
出自宋代趙汝騰《與張草廬予欲嗣奏聘君草廬寄聲止予歌以答之》:
姑蔑之墟,郡郭之隅。
幽閴兮陋巷,卑渫兮繩樞。
真人兮匵藏,道貌兮山臞。
有時(shí)兮過(guò)市,徐行兮當(dāng)車。
天津游兮聞鵑而慨漢,鹿門登兮采藥而躊躇。
明月兮嘯詠,白云兮卷舒。
我評(píng)其人,陶邵之徒。
疇昔歲兮司銀臺(tái),力抗疏兮徵玉廬。
朝奏墨兮欲下,暮出晝兮尼。
諸君一笑兮草芥,余三惜兮璠玙。
擬箋天兮嗣請(qǐng),近因風(fēng)兮止余。
仰高致兮慕予,積卑忱兮原攄。
善不進(jìn)兮不已,終當(dāng)諒乎純愚。
注釋參考
幽閴
幽靜,靜寂。 清 錢泳 《履園叢話·雜記·福慧庵》:“余舊居之東有 ?;垅?者,地頗幽閴,又謂之 靜室 ?!?/p>
陋巷
陋巷 (lòuxiàng) 狹窄的街巷 narrow alley 陋巷無(wú)車轍,煙蘿總是春?!魇鍌悺端蛷埬鲜贰?窮街陋巷繩樞
繩樞 (shéngshū) 以繩系門,代替轉(zhuǎn)軸的門樞。形容極貧窮的人家 poor family 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,甿隸之人,而遷徙之徒也?!?漢· 賈誼《過(guò)秦論》趙汝騰名句,與張草廬予欲嗣奏聘君草廬寄聲止予歌以答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