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法智《偈六首》:
動時(shí)常寂寂,靜處活鱍鱍。
動靜兩俱忘,佛祖何處著。
驀地夢回頭,長天飛一鶚。
春風(fēng)有時(shí)好,春風(fēng)有時(shí)惡。
不得春風(fēng)花不開,花開又被風(fēng)吹落。
錯錯錯,蒸餅元來是面作。
注釋參考
動靜
動靜 (dòngjing) 指動作或說話發(fā)出的聲音 the sound of sth.astir 消息;情況 movement;activity 牢城營里都沒有動靜?!端疂G傳》佛祖
(1).佛教稱修行成道者為佛,開創(chuàng)宗派者為祖師,故稱成佛作祖者為佛祖。 宋 志磐 有《佛祖統(tǒng)紀(jì)》五十四卷,詳載 天臺宗 的源流。 宋 蘇軾 《和蔡景繁海州石室》詩:“前年開閣放柳枝,今年洗心歸佛祖?!?宋 何薳 《春渚紀(jì)聞·蘇黃秦書各有所僻》:“余家收 山谷 所書禪句幾三十餘首,有云……‘自是釣魚船上客,偶除鬚鬢著袈裟,佛祖位中留不住,夜來依舊宿蘆花。’” 元 宋旡 《答無住和太初韻見寄》:“眼高無佛祖,詩癖有山兄?!?/p>
(2).指佛教的創(chuàng)始人 釋迦牟尼 。
(3).猶言老天爺。表示驚嘆之詞?!都t樓夢》第四一回:“ 劉姥姥 聽了,搖頭吐舌説道:‘我的佛祖!倒得十來隻雞來配他,怪道這個味兒!’”
何處
哪里,什么地方?!稘h書·司馬遷傳》:“且勇者不必死節(jié),怯夫慕義,何處不勉焉!” 唐 王昌齡 《梁苑》詩:“萬乘旌旗何處在?平臺賓客有誰憐?”《宋史·歐陽修傳》:“ 脩 論事切直,人視之如仇,帝獨(dú)奬其敢言,面賜五品服。顧侍臣曰:‘如 歐陽脩 者,何處得來?’” 茅盾 《一個女性》五:“但是何處有愛呢?何處是愛呢?”
釋法智名句,偈六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最明寺殿契司說付法偈——— 釋普寧〔宋代〕
- 宮詞——— 張公庠〔宋代〕
- 代王維謹(jǐn)挽李察院二首——— 黃榦〔宋代〕
- 旅次景空寺宿幽上人院——— 白居易〔唐代〕
- 相和歌辭。從軍行三首——— 王涯〔唐代〕
- 奉和御制(一本有幸岳寺三字)——— 吳融〔唐代〕
- 生查子(收燈日次李舉之韻)——— 洪適〔宋代〕
- 中秋夜不見月——— 羅隱〔唐代〕
- 和壽岡楊先生上丁四首——— 彭龜年〔宋代〕
- 郭園梅花——— 梅堯臣〔宋代〕
- 10利爪出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