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流謙《照老用韻謝復作》:
了了三生事,寥寥一念初。
未忘牛背約,端憶籠中書。
塵劫空相隔,交情本不疎,焚香咨勝義,驕色已先鋤。
注釋參考
背約
[break an agreement;go back on one's word] 違背原來的約定
背約毀誓
詳細解釋違約;失信?!妒酚洝で乇炯o》:“使 丕鄭 謝 秦 ,背約不與 河西 城,而殺 里克 。”《漢書·匈奴傳下》:“ 漢 與 匈奴 敢先背約者,受天不祥。” 宋 葉適 《故知樞密院施公墓志銘》:“故終 孝宗 世,以和為形,以備為實,虜卒不敢背約,策自公始?!?清 俞樾 《茶香室三鈔·登第后拜客乘轎》:“諸公入里同用轎,背約者罰。”
中書
(1).皇宮中的藏書。亦特指宮中記事的書?!稘h書·儒林傳·孔安國》:“ 成帝 時求其古文者, 霸 以能為《百兩》徵,以中書校之,非是。” 顏師古 注:“中書,天子所藏之書也?!薄逗鬂h書·伏湛傳》:“ 永和 元年,詔 無忌 與議郎 黃景 校定中書《五經》、諸子百家、藝術。” 李賢 注:“中書,內中之書也。”《三國志·吳志·孫亮傳》“日於苑中習焉” 裴松之 注引《吳歷》:“ 亮 數出中書視 孫權 舊事。”
(2).官名。中書令的省稱。 漢 設中書令,掌傳宣詔令,以宦者為之,后多任用名望之士。《漢書·蕭望之傳》:“ 望之 以為中書政本,宜以賢明之選?!?晉 庾亮 《讓中書令表》:“國恩不已,復以臣領中書?!?隋 唐 以中書令、侍中、尚書令共議國政,俱為宰相,后因以中書稱宰相?!端问贰と~清臣傳》:“陛下欲息奔競,此繫中書。若宰相裁抑奔競之流,則風俗惇厚,人知止足?!?清 洪昇 《長生殿·賄權》:“中書獨坐攬朝權,看炙手威風赫烜?!?/p>
(3).官名。中書舍人的省稱。 隋 、 唐 時為中書省的屬官。 明 清 廢中書省,于內閣設中書舍人,掌撰擬、繕寫之事?!度辶滞馐贰返谒木呕兀骸爸袝陌啻危M士是一途,監(jiān)生是一途。”《官場現形記》第五三回:“他就湊了千把銀子,捐了個內閣中書?!?/p>
(4).官署名。 唐 代的中書省、 宋 代的政事堂,亦直稱為“中書”。 唐 白居易 《和裴相公傍水閑行絕句》:“行尋春水坐看山,早出中書晚未還?!?宋 葉夢得 《石林詩話》卷中:“ 文潞公 在樞府,嘗一日過中書,與 荊公 行至題下?!?/p>
(5).毛筆的別稱,“中書君”的省稱?!都魺翕旁挕の淦届`怪錄》:“早拜中書事 祖龍 , 江淹 親向夢中逢?!眳⒁姟?中書君 ”。
李流謙名句,照老用韻謝復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登山賽車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