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晁補之《徑山》:
盤崖繞壑步步高,仆痡馬乏游人勞。
五峰崛起干云霄,眾山奔走爭來朝。
我行直欲犯星杓,意徹絕頂才山腰。
松間鳥語如我招,仰見白塔當(dāng)林梢。
檐攜上下若桔槔,路窮飛樓郁迢峣。
欽翁未來蔽菅茅,山精木怪讙游傲。
麇馳虺竄狌鼯跳,靈景晦昧何由昭。
忽然飛錫從江皋,窮探不憚東峰遙。
曲腰丈人白絲袍,再拜辭前風(fēng)雹飄。
三百年來響鍾鐃,閩商海賈輸金刀。
直欄橫牖山周遭,晨參夜諷聲嘈嘈。
碧杉紫柏羅旌旄,客來六月忘炎歊。
明月庵前醉松醪,白云峰頂瞰吳郊。
鵝毛一點錢塘潮,錢王宮闕如累樵。
臨之股栗精魄超,歸不得寐心搖搖。
含輝孤亭立峣崤,此地覽景尤難逃。
五更月落禽嘲嘲,陽烏欲上海水燒。
晦明變化不終朝,倏陰忽晴狀莫描。
夜闌燈青雨飄蕭,偶坐兩客論幻泡。
探玄窮妙窺寂寥,破除世事無絲毫,不奈詩思猶強豪。
歸時日沒紅霞消,荒崖老木山蟬號。
注釋參考
鳥語
(1).鳥鳴聲。《后漢書·蔡邕傳》:“昔 伯翳 綜聲於鳥語, 葛盧 辯音於鳴牛?!?宋 梅堯臣 《和歐陽永叔<啼鳥>十八韻》:“君今山郡日無事,靜聽鳥語如交爭?!?郭沫若 《蘇聯(lián)紀(jì)行·六月二十七日》:“湖畔綠草如茵,林木參天,時聞清脆的鳥語?!?/p>
(2).指難懂的言語。古代多指四夷、外國之語?!逗鬂h書·南蠻西南夷傳論》:“則緩耳雕腳之倫,獸居鳥語之類,莫不舉種盡落。”
白塔
(1).亦作“ 白墖 ”。白色的佛塔。 南朝 梁 慧皎 《高僧傳·譯經(jīng)·求那跋摩》:“是時天景澄朗,道俗哀嘆,仍於其處起立白塔。” 宋 蘇軾 《赴嶺表過金陵蔣山泉老召食阻雨不及往》詩:“獨望 鐘山 叫 寶公 ,云間白塔似孤鶴?!?金 元好問 《戊戌十月山陽雨夜》詩之二:“出門望白墖,但覺襟袖潤。” 秦牧 《藝海拾貝·魯班的妙手》:“ 北京 的白塔,破裂了也只有他下凡了才能修補?!?/p>
(2).古地名。 唐 韓愈 《劉公墓志銘》:“ 環(huán) 之會下 濮州 ,戰(zhàn) 白塔 ,救 寧 陵 襄邑 ,擊 李希烈 陳州 城下,公常在軍間?!?/p>
(3).山名?!肚逦墨I(xiàn)通考·兵三》:“詔會議尋議定於 白塔山 及九門各設(shè)礮五座,竪旗桿五,遇有警急,聲礮為號;桿上晝則懸旗,夜則點燈, 白塔 鳴礮則九門皆應(yīng)之?!?/p>
林梢
林木的尖端或末端。 唐 杜甫 《茅屋為秋風(fēng)所破歌》:“茅飛渡江灑江郊,高者掛罥長林梢。” 宋 米芾 《畫史·唐畫》:“余家 董源 霧景橫坡,全幅山骨隱顯,林梢出沒,意趣高古?!?宋 秦觀 《泗州東城晚望》詩:“林梢一抹青如畫,應(yīng)是 淮 流轉(zhuǎn)處山?!?/p>
晁補之名句,徑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