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文珦《山中吟》:
適俗豈吾志,歸山存杖藜。
漁樵日來往,巖崖恣攀躋。
惜筆改新術(shù),滋蘭因故畦。
忘機舊猿鶴,偏近座邊棲。
注釋參考
適俗
猶言適應世俗。 晉 陶潛 《歸園田居》詩之一:“少無適俗韻,性本愛丘山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定勢》:“正文明白,而常務反言者,適俗故也?!?明 文徵明 《夏日簡履約》詩:“適俗無塵韻,還山有竹居?!?/p>
歸山
歸山 (guīshān) 回山。如:放虎歸山 return to the mountain 下山 sunset 婉辭,指人死 die杖藜
(1).謂拄著手杖行走。藜,野生植物,莖堅韌,可為杖。《莊子·讓王》:“ 原憲 華冠縰履,杖藜而應門?!?唐 杜甫 《暮歸》詩:“年過半百不稱意,明日看云還杖藜?!?宋 蘇軾 《鷓鴣天》詞:“村舍外,古城旁。杖藜徐步轉(zhuǎn)斜陽?!?清 紀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消夏錄六》:“開牖有時邀月入,杖藜到處避人行。”
(2).藜杖;拐杖。 唐 護國 《贈張駙馬斑竹柱杖》詩:“此君與我在云溪,勁節(jié)奇文勝杖藜?!?宋 秦觀 《寧浦書事》詩之五:“身與杖藜為二,對月和影成三?!?明 孫仁孺 《東郭記·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》:“諳盡江湖味,執(zhí)青青杖藜?!?/p>
釋文珦名句,山中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