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耒《感遇二十五首》:
釁隙不在大,巫臣圖夏姬。
百端終困楚,吳子會(huì)黃池。
怨有大于此,居高易逢危。
何言戒困獸,無易簀中尸。
注釋參考
于此
(1).在此。 漢 司馬相如 《上林賦》:“順天道以殺伐,時(shí)休息於此?!?南朝 宋 顏延之 《陶徵士誄》:“依世尚同,詭時(shí)則異。有一於此,兩非默置?!?/p>
(2).如此。 漢 阮瑀 《為曹公作書與孫權(quán)》:“思計(jì)此變,無傷於孤。何必自遂於此,不復(fù)還之?!?/p>
(3).至此;至今。 宋 蘇軾 《潮州修韓文公廟碑》:“獨(dú) 韓文公 起布衣,談笑而麾之。天下靡然從公,復(fù)歸于正,蓋三百年於此矣。”
張耒名句,感遇二十五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湖山十詠——— 王希呂〔宋代〕
- 菩薩蠻(張饒縣以一枝梅來,和韻)——— 韓淲〔宋代〕
- 吊屈原呈王內(nèi)翰——— 釋文兆〔宋代〕
-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子思——— 林同〔宋代〕
- 寄范石湖五首——— 王阮〔宋代〕
- 壽寧節(jié)祝圣壽——— 王禹偁〔宋代〕
- 和張伯常峴山亭晚起元韻——— 曾鞏〔宋代〕
- 朝議大夫致仕張公挽辭二首——— 蘇頌〔宋代〕
- 又和答云巖——— 李曾伯〔宋代〕
- 過洞庭——— 張栻〔宋代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