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復(fù)《自京之楚州》:
隋柳橋邊一問津,便將行止付舟人。
土風(fēng)入眼鄉(xiāng)閭異,客路關(guān)心童仆親。
淮水煙開漁市曉,龜山云動佛香春。
共傳米價(jià)年來賤,取次東游不畏貧。
注釋參考
共傳
謂大家都傳誦或稱說。《史記·廉頗藺相如列傳》:“ 和氏 璧,天下所共傳寶也。” 唐 杜甫 《奉贈王中允維》詩:“共傳收 庾信 ,不比得 陳琳 ?!?唐 韓愈 《和虞部盧四酬翰林錢七赤藤杖歌》:“共傳 滇 神出水獻(xiàn),赤龍拔鬚血淋漓。”
年來
1.近年以來或一年以來。 2.年歲到來。取次
亦作“ 取此 ”。1.隨便,任意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祛惑》:“此兒當(dāng)興卿門宗,四海將受其賜,不但卿家,不可取次也。” 唐 杜甫 《送元二適江左》詩:“經(jīng)過自愛惜,取次莫論兵?!?元 鄭光祖 《倩女離魂》第一折:“兀的不取次棄舍,等閒拋掉?!?汪文溥 《子美囑題化佛化裝百相即柬亞子》詩:“有時西笑入 長安 ,七貴三公取次看?!?/p>
(2).草草,倉促?!抖鼗妥兾募と~凈能詩》:“何不揭氈看驗(yàn)之?取此行麁疎法令?!?宋 陸游 《秋暑夜興》詩:“呼童持燭開藤紙,一首清詩取次成?!?元 朱庭玉 《青杏子·送別》曲:“腸斷處,取次作別離。”
(3).次序。 北齊 斛律羨 《北齊樂歌》:“日日飲酒醉,國計(jì)無取次。”
(4).謂次第,一個挨一個地;挨次。 元 揭傒斯 《山市晴嵐》詩:“近樹參差出,行人取次多?!?清 朱彝尊 《是日再入保和殿侍宴》詩:“妙舞娑盤歇,華鐘取次催?!?/p>
(5).尷尬,進(jìn)退兩難。
李復(fù)名句,自京之楚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花樣貓咪TV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