田翁野婦看兒戲,詠歸山暝風作秋
出自宋代魏了翁《和虞永康美功堂詩》:
我曾寄徑城南州,果杏纂纂香浮浮。
云開千仞雪山白,月照萬古滄江流。
我時未得江山意,但愛高明甲西州。
十年重來是邪非,獨覺真意爛不疏。
虞侯著堂發(fā)幽悶,豈但清與耳目謀。
川流袞袞來不斷,云物亹亹生無休。
既從靜壽識至樂,復於嘆逝希前修。
游人翕翕滿江頭,隨所適處心悠悠。
童子長佩搴江蘺,女兒縫裙學石榴。
沒人揚波白魚躍,舟子競渡蒼龍摎。
田翁野婦看兒戲,詠歸山暝風作秋。
固亦有志感時節(jié),欲起湘累問靈修。
人人得處自深淺,江山於爾無顯幽。
堂上主賓亦復爾,各各會意風泠颼。
宇宙無窮本如此,我亦皓然希天游。
注釋參考
田翁
老農(nóng)夫。 唐 杜甫 《遭田父泥飲美嚴中丞》詩:“田翁逼社日,邀我嘗春酒。” 唐 杜荀鶴 《題田翁家》詩:“田翁真快活,婚嫁不離村。”
野婦
村野婦女。 明 何景明 《古松行》:“傍枝出地子成樹,野婦山樵摧作薪?!?/p>
兒戲
兒戲 (érxì) 原義為兒童游戲。比喻處事輕率,不嚴肅 triffling matter 拿很嚴重的問題當兒戲詠歸
《論語·先進》:“莫春者,春服既成,冠者五六人,童子六七人,浴乎 沂 ,風乎舞雩,詠而歸。”后遂以“詠歸”作為很多人聚合一起吟詩作賦之典。《后漢書·仲長統(tǒng)傳》:“諷於舞雩之下,詠歸高堂之上?!?唐 獨孤及 《唐故右補闕安定皇甫公集序》:“每舞雩詠歸,或 金谷 文會,曲水修禊,南浦愴別,新意秀句,輒加於常時一等,才鐘於情故也?!?/p>
魏了翁名句,和虞永康美功堂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