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義山《挽遂初陳尚書》:
到得咸淳國步艱,幾回杭疏動天顏。
丈夫那肯死牖下,余子從教活草間。
有分珠厓終著去,無心白發(fā)望生還。
故人目斷暮云處,霧雨蒙蒙山外山。
注釋參考
丈夫
丈夫 (zhàngfū) 已婚女子的配偶 husband 古者丈夫不耕?!俄n非子·五蠹》 :男子 man 生丈夫,…生女子。——《國語·越語》 成年男子 manly person 丈夫氣 丈夫亦愛憐。——《戰(zhàn)國策·趙策》牖下
戶牖間之前;窗下。亦借指壽終正寢?!对姟ふ倌稀げ商O》:“于以奠之?宗室牖下?!?鄭玄 箋:“牖下,戶牖間之前?!薄蹲髠鳌ぐЧ辍罚骸?畢萬 ,匹夫也。七戰(zhàn)皆獲,有馬百乘,死於牖下?!?杜預 注:“死於牖下,言得壽終。” 宋 王明清 《揮麈后錄》卷七:“當時侍行如 童貫 、 梁師成 輩皆坐誅,而 俅 獨死於牖下?!?清 和邦額 《夜譚隨錄·貓怪》:“作官二十年,草菅人命者不知凡幾,尚思恬退林泉,正命牖下,妄想極矣。” 魯迅 《書信集·致李秉中》:“我之伏處牖下,一無所圖?!?/p>
余子
(1).古代卿大夫嫡長子之外的兒子?!蹲髠鳌ふ压四辍罚骸爸^ 知徐吾 、 趙朝 、 韓固 、 魏戊 ,餘子之不失職,能守業(yè)者也?!?杜預 注:“卿之庶子為餘子?!薄秴问洗呵铩蟾罚骸?張儀 , 魏氏 餘子也?!?高誘 注:“大夫庶子為餘子,受氏為 張 。”
(2).指百姓家庭中服役正卒以外的子弟。古代軍制,家致一人為正卒,馀皆為羨卒,稱“餘子”?!吨芏Y·地官·小司徒》:“凡國之大事,致民;大故,致餘子?!?鄭玄 注引 鄭司農 曰:“國有一事,當徵召會聚百姓,則小司徒召聚之。餘子謂羨也?!?孫詒讓 正義:“云‘大故,致餘子’者,謂國被災寇,則發(fā)六鄉(xiāng)之餘子羨卒,以備守事及追胥也。餘羨既發(fā),則正卒亦發(fā)可知?!?王引之 《經(jīng)義述聞·周官上》:“此云‘大故,致餘子’。餘子,即民之子弟。《孟子·滕文公篇》所謂餘夫也。故《大司徒》統(tǒng)謂之萬民?!薄兑葜軙ぜe匡解》:“成年,年穀足……餘子務藝?!薄渡袝髠鳌ぢ哉f》:“耰鉏已藏,祈樂已入,歲事已畢,餘子皆入學?!?/p>
(3).年幼未服役的男子?!肚f子·秋水》:“且子獨不聞夫 壽陵 餘子之學行於 邯鄲 與?” 成玄英 疏:“弱齡未壯,謂之餘子。” 陸德明 釋文:“未應丁夫為餘子?!薄稘h書·食貨志》:“是月,餘子亦在于序室?!?顏師古 注:“ 蘇林 曰:‘餘子,庶子也?;蛟唬何慈我蹫轲N子?!慈我壅呤且?。幼童皆當受業(yè),豈論嫡庶乎?”
(4).猶后代。 唐 李公佐 《南柯太守傳》:“臣將門餘子,素無藝術,猥當大任,必敗朝章?!?/p>
(5).官名?!蹲髠鳌ば辍罚骸?晉 於是有公族、餘子、公行。” 杜預 注:“皆官名。” 孔穎達 疏:“則知餘子之官,亦治餘子之政。”
(6).其馀的人。 元 辛文房 《唐才子傳·柳宗元》:“工詩,語意深切,發(fā)纖穠於簡古,寄至味於淡泊,非餘子所及也?!?明 焦竑 《焦氏筆乘·評杜詩》:“余家有 鄭善夫 《批點杜詩》,其指摘疵纇,不遺餘力,然實 子美 之知己。餘子議論雖多,直觀場之見耳。”參見“ 餘子碌碌 ”。
(7).謂劫馀之人。 葉葉 《九秋詩·秋望》:“誰成誰敗悲餘子,幾帝幾王付劫灰?!?/p>
從教
(1).聽從教導?!俄n非子·詭使》:“無二心私學,聽吏從教者,則謂之陋。”
(2).指信教的人;教徒。 清 夏燮 《中西紀事·江楚黜教》:“ 羅 至 撫州 中途,憩息於從教 陳 姓之宅。”
(3).指脅從、受教唆的人。 清 魏源 《陜西按察使贈布政使嚴公神道碑銘》:“以其間縛悍 回 於 華 渭 ,禽餘匪於 寧羌 城固 ,皆治渠魁,寬脅從,曰:‘吾但治從逆,不治從教。’”
(4).從此使得;從而使。 唐 韓偓 《偶見》詩:“千金莫惜旱蓮生,一笑從教 下蔡 傾。” 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》卷二:“余愛其晚年佳句,如:‘廢書祇覺心無著,少飲從教睡亦清?!?/p>
(5).聽任;任憑。 宋 韋驤 《菩薩蠻》詞:“白髮不須量,從教千丈長?!?明 高啟 《夜雨》詩:“醉來獨滅青燈臥,風雨從教滴夜長。” 清 錢謙益 《團扇篇》詩:“從教妾扇經(jīng)秋掩,但愿君心并月圓?!?/p>
草間
(1).亦作“ 草閒 ”。草叢間?!秶Z·周語中》:“今 陳 國道路不可知,田在草閒,功成而不收,民罷於逸樂,是棄先王之法制也。” 漢 王粲 《七哀詩》:“路有飢婦人,抱子棄草間?!?/p>
(2).比喻鄉(xiāng)野;民間?!端螘ね踯矀鳌罚骸敖褡酝恫蓍g,則同之匹夫,匹夫號令,何以威物?”《南史·陳新安王伯固傳》:“在州不知政事,日出田獵?;虺嗣咻浿领恫蓍g,輒呼人從游,動至旬日?!?唐 李白 《讀諸葛武侯傳書懷贈長安崔少府叔封昆季》詩:“余亦草間人,頗懷拯物情?!?/p>
王義山名句,挽遂初陳尚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