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楊億《洛意》:
蘅臯駐馬獨(dú)依依,寄恨微波帶減圍。
淚跡不成雙玉箸,身輕誰賦六銖衣。
穿針靜夜星榆出,擺手清晨雪絮飛。
目斷風(fēng)簾舊巢燕,新看先傍杏梁歸。
注釋參考
淚跡
亦作“ 淚跡 ”。亦作“淚蹟”。淚痕。 南朝 齊 謝朓 《同謝諮議詠銅爵臺詩》:“芳襟染淚跡,嬋媛空復(fù)情?!?唐 鮑溶 《湘妃列女操》:“竹上淚跡生不盡,寄哀云和五十絲。” 徐銀齋 《胡琴的風(fēng)波》:“看樣子 鳳蓮 和她爹吵了嘴的,眼睛上還有淚跡?!?/p>
見“ 淚跡 ”。
不成
[don't you mean…] ——作語氣詞用在句末,表示反問或揣度的語氣,常與“難道”、“莫非”等詞相呼應(yīng)
老五不在這兒,莫非又下廠去了不成
詳細(xì)解釋(1).未成年?!蹲髠鳌ぐЧ迥辍罚骸?齊 燕姬 生子,不成而死?!?杜預(yù) 注:“不成,未冠也。”
(2).無所成就;不成功?!妒酚洝ろ?xiàng)羽本紀(jì)》:“ 項(xiàng)籍 少時(shí),學(xué)書不成,去學(xué)劍,又不成?!?清 嚴(yán)有禧 《漱華隨筆·沉文昭》:“讀書要有福,無福者讀書不成?!?劉大白 《紅色的新年》詩:“快三更啦,他們想睡,也睡不成。”
(3).不象。《南史·徐摛傳》:“后主為文示 陵 ,云他人所作。 陵 嗤之曰:‘都不成辭句?!币嘀覆幌髽??!抖膛陌阁@奇》卷十九:“﹝ 沙三 ﹞雖有幾個(gè)不成的字兒,意會(huì)得去,也便是了?!?/p>
(4).不行,不可以。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十二:“今日寧可置我死地,要我誣人,斷然不成的!” 曹禺 《北京人》第三幕第二景:“不成,那不成!不是這樣抬法!”
(5).助詞。用于句首,表示反詰。 宋 陳允平 《清平樂》詞:“誤了海棠時(shí)候,不成直待花殘?”《水滸傳》第四二回:“不成我和你受用快樂,倒教家中老父吃苦?” 清 納蘭性德 《蝶戀花》詞:“若得尋春終遂約,不成長負(fù)東君諾!”
(6).助詞。用于句末,表示加強(qiáng)反詰語氣?!度辶滞馐贰返谝换兀骸澳阌植辉缸铮y道官府來拿你的母親去不成?”京劇《獵虎記》第五場:“猛虎已被射死,只要落在老夫后園,還怕它飛去不成?”
玉箸
玉箸 (yù zhù)玉製的筷子。
唐.杜甫.野人送朱櫻詩:「金盤玉箸無消息,此日嘗新任轉(zhuǎn)蓬?!?眼淚。
唐.李白.閨情詩:「玉箸日夜流,雙雙落朱顏。」人死後下垂的鼻涕。
元.陶宗儀.南村輟耕錄.卷二十三.嗓:「王忽坐逝,而鼻垂雙涕尺餘,人皆駭歎……又對云:『此玉箸也?!弧?一種書體。為筆畫纖細(xì),結(jié)構(gòu)工整的小篆。
六銖衣
(1).佛經(jīng)稱 忉利天 衣重六銖,謂其輕而薄。見《長阿含經(jīng)·世紀(jì)經(jīng)·忉利天品》。后稱佛、仙之衣為“六銖衣”。 唐 宋之問 《奉和幸大薦福寺》詩:“欲知皇刼遠(yuǎn),初拂六銖衣?!?唐 顧況 《歸陽蕭寺》詩:“身披六銖衣,億刧為大仙。” 前蜀 韋莊 《送福州王先輩南歸》詩:“八韻賦吟 梁苑 雪,六銖衣惹 杏園 風(fēng)。名標(biāo)玉籍仙壇上,家寄 閩山 畫障中?!?/p>
(2).常借指婦女所著輕薄的紗衣。 宋 周邦彥 《鵲橋仙》詞:“晚涼拜月,六銖衣動(dòng),應(yīng)被 姮娥 認(rèn)得?!?清 俞兆晟 《吳宮曲》:“自裁白紵六銖衣,回雪流風(fēng)侍君側(cè)。”
楊億名句,洛意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2合成莊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