歙州民與睦州民,比似吳兒大較貧
出自宋代方回《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》:
歙州民與睦州民,比似吳兒大較貧。
為問山中有何好,山中剩有讀書人。
注釋參考
比似
(1).與……相比;比起。 宋 周密 《玲瓏四犯》詞:“憑問柳陌情人,比似垂楊誰瘦?” 元 趙善慶 《沉醉東風(fēng)·昭君出塞圖》曲:“比似丹青舊玉顏,又越添愁眉淚眼?!?姚錫鈞 《消息詞》之一:“惆悵鬱金堂下望,星辰比似昨宵多?!?/p>
(2).與其。《京本通俗小說·碾玉觀音》:“ 秀秀 道:‘比似只管等待,何不今夜我和你先做夫妻,不知你意下何如?’”
(3).假使;即便。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六:“比似他時(shí)再相逢也,這的般愁,兀的般悶,終做話兒説?!?清 蔣士銓 《臨川夢·了夢》:“比似我文章折福,餘辜可饒;比似你聰明損壽,前衍可銷。我與你來蹤去跡,可有人知道?”
(1).比喻。 元 關(guān)漢卿 《謝天香》第一折:“你道是金籠內(nèi)鸚哥能念詩,這便是咱家的好比似。原來越聰明越不得出籠時(shí)?!?/p>
(2).好似,如同。 元 沉禧 《踏莎行》詞:“滔滔比似西江水,無情日夜向東流?!?元 劉鉉 《烏夜啼》詞:“暮雨急,曉霞濕,緑玲瓏,比似茜裙初染一般同。”《水滸傳》第六十回:“ 宋江 見 晁蓋 死了,比似喪考妣一般,哭得發(fā)昏?!?/p>
吳兒
(1). 吳 地少年。《晉書·隱逸傳·夏統(tǒng)》:“ 充 ( 賈充 )等各散曰:‘此 吳 兒是木人石心也。’” 宋 梅堯臣 《陪泛西湖》詩:“船學(xué) 吳 兒刺,吟稀 楚 老新。” 元 薩都剌 《和王本中直臺(tái)書事》詩之二:“近曾夜直南臺(tái)上,學(xué)得 吳 兒《白苧歌》。” 清 陳裴之 《香畹樓憶語》:“弦絶陽春之音,金迷長夜之飲,而木石 吳 兒,且將以不入耳之言,來勸勉?!?/p>
(2).對(duì) 吳 人的蔑稱。 北魏 楊衒之 《洛陽伽藍(lán)記·景寧寺》:“時(shí)朝廷方欲招懷荒服,待 吳 兒甚厚,褰裳渡於 江 者,皆居不次之位?!币槐咀鳌?吳人 ”。參見“ 吳子 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