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智愚《寄晦巖佛光法師》:
對文箋釋通人到,破名舂科作者難。
不見澧陽焚鈔者,棒頭拈出尚寒酸。
注釋參考
對文
(1).謂詩文中詞句相對偶。 唐 孔穎達 《尚書正義序》:“古人言誥,惟在達情,雖復時或取象,不必辭皆有意。若其言必托數,經悉對文,斯乃鼓怒浪於平流,震驚飆於靜樹?!?/p>
(2).訓詁學上指意義相反或關聯的詞句相對成文。對文對于辨析詞義和考訂文字有一定的作用。 宋 沉括 《夢溪筆談·辯證二》:“《禹貢》云:‘ 彭蠡 既瀦,陽鳥攸居;三江既入, 震澤 底定?!詫ξ难?,則 彭蠡 水之所瀦,三江水之所入,非入於 震澤 也?!?清 王念孫 《讀書雜志·逸周書二》“農民”:“‘水性歸下,農民歸利?!福捍吮咀鳌詺w下,民性歸利’。民性與水性對文……《玉海》六十引此正作‘民性歸利’。” 清 俞樾 《古書疑義舉例·兩字對文而誤解例》:“凡大小、長短、是非、美惡之類,兩字對文,人所易曉也。”
箋釋
猶箋注。 清 趙翼 《甌北詩話·吳梅村詩》:“ 梅村 詩從未有註。近時 黎城 靳榮藩 字 介人 ,以十年之功,為之箋釋?!?鄭文焯 《鶴道人論詞書》:“﹝余﹞曩嘗博徵 唐 宋 樂紀及管色八十四調,求之三年,方稍悟樂祖微眇,悉取《詞源》之言律者,鋭意箋釋,斠若畫一,豈旦夕能畢其説耶?”
通人
通人 (tōngrén) 學識淵博,貫通古今的人 person of wide knowledge and sound scholarship 非通人達才,孰能注意焉?!妒酚洝ぬ锞粗偻晔兰屹潯?h3>作者作者 (zuòzhě) 文章的寫作者;藝術品的創(chuàng)造者 author;writer 創(chuàng)始之人 originator釋智愚名句,寄晦巖佛光法師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