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葉適《送周子靜》:
地深湘渚浪,天遠桂陽城。
故里楸花別,諸生柳絮迎。
一夔開跡后,六舞待時行。
子自調(diào)新律,吾衰閟舊聲。
注釋參考
一夔
夔 相傳為 堯 (一說 舜 )時樂正,僅有一足。 孔子 答 魯哀公 問,則說“足”是足夠之意,指有 夔 一人,就足夠制樂了。以后多從此說。見《韓非子·外儲說左下》、《呂氏春秋·察傳》。后因以“一夔”指能獨當(dāng)一面的專門人才,或指一人雖多缺點,仍有專長?!读簳づ嶙右皞鳌罚骸癌z 子野 ﹞章句洽悉,訓(xùn)故可傳,脫置之膠庠,以弘奬后世,庶一 夔 之辯可尋,三豕之疑無謬矣。”參見“ 一夔足 ”。
開跡
發(fā)跡;起家;創(chuàng)業(yè)。 漢 揚雄 《法言·五百》:“曰:‘若是,則 仲尼 之開跡諸侯也,非邪?’曰:‘ 仲尼 開跡,將以自用也?!?汪榮寶 義疏:“開跡即發(fā)跡也。”《文選·班固<典引>》:“鋪觀二代洪纖之度,其賾可探也,并開跡於一匱,同受侯甸之服?!?李善 注:“言 殷 周 二代初皆微,開跡於一匱,并受 夏 殷 侯甸之服?!?宋 曾鞏 《隆中》詩:“出身感三顧,魚水相后先;開跡在 庸 蜀 ,欲正九鼎遷。”
六舞
(1).六種樂舞。謂 黃帝 之《云門》、 堯 之《咸池》、 舜 之《大韶》、 禹 之《大夏》、 湯 之《大濩》、 武王 之《大武》?!稘h書·郊祀志下》:“以六律、六鐘、五聲、八音、六舞大合樂?!?顏師古 注:“六舞,《云門》、《咸池》、《大韶》、《大夏》、《大護》、《大武》也?!?/p>
(2).六種樂舞。謂帗舞、羽舞、皇舞、旄舞、干舞、人舞。《周禮·春官·樂師》:“凡舞有帗舞,有羽舞,有皇舞,有旄舞,有干舞,有人舞?!?鄭玄 注引 鄭司農(nóng) 云:“帗舞者,全羽;羽舞者,析羽;皇舞者,以羽冒覆頭上,衣飾翡翠之羽;旄舞者,氂牛之尾;干舞者,兵舞;人舞者,手舞。”《漢書·禮樂志》:“國子者,卿大夫之子弟也,皆學(xué)歌九德,誦六詩,習(xí)六舞、五聲、八音之和。故 帝舜 命 夔 曰:‘女典樂,教胄子?!?唐玄宗 《首夏花萼樓觀群臣宴寧王山亭回樓下又申之以賞樂賦詩》:“九歌揚政要,六舞散朝衣?!?宋 葉適 《送周子靜》詩:“一 夔 開跡后,六舞待時行?!?/p>
待時
謂等待時機。《孟子·公孫丑上》:“雖有智慧,不如乘勢;雖有鎡基,不如待時?!?晉 孫楚 《為石仲容與孫皓書》:“驍勇百萬,畜力待時,役不再舉,今日之謂也?!?明 劉基 《順齋箴為夏仲珍作》:“天地順動,百度弗渝,待時而行,處順以守?!?秦似 《比大和比小》:“所以這些槍,就靜靜躺在貨架上,只好待時而沽。”
葉適名句,送周子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