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代關(guān)漢卿《【仙呂】桂枝香》:
因他別后,懨懨消瘦。
粉褪了雨后桃花,帶寬了風前楊柳。
這相思怎休?這相思怎休?害得我天長地久,難禁難受!淚痕流,滴破芙蓉面,卻似珍珠斷線頭。
。
。
萬種風流,今日番成一段愁。
淚盈眸,云山滿目恨悠悠。
謾追求,情如柳絮風前斗,性似桃花逐水流。
沉吟久,因他數(shù)盡殘更漏,恁般僝僽!恁般僝僽!。
。
霧鎖秦樓,霧鎖秦樓。
云迷楚岫,御溝紅葉空流。
偷香韓壽,錦帳中枉自綢繆,蹙破兩眉頭。
小蠻腰瘦如楊柳,淺淡櫻桃樊素口。
空教人目斷去時舟,又不知風流浪子,何處溫柔。
。
。
月下砧聲幽,月下砧聲幽,風前笛奏。
斷腸聲無了無休,搗碎我心頭。
又加上一場癥候,頓使我愁不寐,襄王夢雨散云收。
。
。
薄情忘卻神前咒,一度思量一度愁,把往日恩情付水流。
注釋參考
空教
佛教語。以闡發(fā)般若經(jīng)部諸法皆空為宗旨的教法。亦泛指佛教。 唐 馮翊 《桂苑叢談·方竹柱杖》:“老僧者熟于祗接;至於談話,多空教所長,不甚對以他事?!薄杜f五代史·梁書·張策傳》:“妙通因果,酷奉空教,未弱冠,落髮為僧,居 雍 之 慈恩精廬 ,頗有高致?!?/p>
目斷
猶望斷。一直望到看不見。 唐 丘為 《登潤州城》詩:“鄉(xiāng)山何處是,目斷 廣陵 西。” 宋 晏殊 《訴衷情》詞:“憑高目斷,鴻雁來時,無限思量。” 元 王實甫 《西廂記》第二本第一折:“無語憑闌干,目斷行云。” 王季思 校注:“目斷,猶云望斷?!?清 陳維崧 《望湘人·寓樓微雪詠隔垣所見》詞:“枉目斷瑤堦,難遞 飛瓊 音信?!?/p>
去時
去時 (qùshí) 結(jié)束 weet out 三月來時如猛獅,去時如羊羔不知
是指對于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,和知道的意思相反。風流浪子
風流成性不受習俗慣例和道德規(guī)范約束的放蕩不羈的人。指不務(wù)正業(yè)過著放蕩生活的人。何處
哪里,什么地方?!稘h書·司馬遷傳》:“且勇者不必死節(jié),怯夫慕義,何處不勉焉!” 唐 王昌齡 《梁苑》詩:“萬乘旌旗何處在?平臺賓客有誰憐?”《宋史·歐陽修傳》:“ 脩 論事切直,人視之如仇,帝獨奬其敢言,面賜五品服。顧侍臣曰:‘如 歐陽脩 者,何處得來?’” 茅盾 《一個女性》五:“但是何處有愛呢?何處是愛呢?”
溫柔
溫柔 (wēnróu) 溫順體貼 gentle and soft 性情溫柔關(guān)漢卿名句,【仙呂】桂枝香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