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朝王寂《大江東去三首》
長(zhǎng)堤千里,過睢陽、隱約江山如故。憶昔斑衣為壽日,伯仲塤篪歌舞。博勝香囊,笑爭(zhēng)瓜葛,膝上王文度。西城南浦,月明扶醉歸路。重來華發(fā)蒼顏,故人應(yīng)怪我,平生羈旅。仲也風(fēng)流今已矣,俯仰人間今古。閼伯層臺(tái),六王雙廟,盡是經(jīng)行處。感時(shí)懷舊,一襟清淚如雨。
芳姿蕙態(tài),笑人間、脂粉尋常紅白。大抵風(fēng)流天也惜,賦與梅魂蘭魄。元相名姝,謝家尤物,縹緲真仙格。朝來酒惡,可人一笑冰釋。韓郎老矣情懷,鬢絲禪榻,花落茶煙濕。心字殷勤通一線,千劫消磨不得。被底春溫,尊前風(fēng)味,回首傷春客。卻愁云散,等閑好夢(mèng)難覓。
破瓜年紀(jì),黛螺垂、雙髻珍珠羅抹。婭吳音嬌滴滴,風(fēng)里啼鶯聲怯。飛燕精神,驚鴻標(biāo)致,初按梁州徹。舞裙微褪,汗香融透春雪。少陵詞客多情,當(dāng)年曾爛賞,湖州風(fēng)月。自恨尋春來已暮,子滿芳枝空結(jié)。湘佩輕拋,韓香偷許,空想凌波襪。章臺(tái)楊柳,可堪容易攀折。
以上王寂作品《大江東去》共3首
注釋參考
閼伯
古代人名。后用為商星的別稱。《左傳·襄公九年》:“ 陶唐氏 之火正 閼伯 居 商丘 ,祀大火,而火紀(jì)時(shí)焉。 相土 因之,故 商 主大火?!薄蹲髠鳌ふ压辍罚骸拔?高辛氏 有二子,伯曰 閼伯 ,季曰 實(shí)沉 ,居于曠林,不相能也,日尋干戈,以相征討。后帝不臧,遷 閼伯 于 商丘 ,主辰。 商 人是因,故辰為商星?!?杜預(yù) 注:“主祀辰星。辰,大火也。”《國語·晉語四》:“吾聞 晉 之始封也,歲在大火, 閼伯 之星也。實(shí)紀(jì) 商 人?!薄段倪x·干玉〈晉紀(jì)總論〉》:“宗子無維城之助,而 閼伯 、 實(shí)沉 之郤歲構(gòu)?!?李善 注:“ 閼伯 、 實(shí)沉 ,則參商也。”
層臺(tái)
重臺(tái);高臺(tái)?!冻o·招魂》:“層臺(tái)累榭,臨高山些?!?王逸 注:“層、累,皆重也。”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河水五》:“東門側(cè)有層臺(tái),秀出云表?!?/p>
六王
(1).指 夏啟 、 商湯 、 周武王 、 周成王 、 周康王 、 周穆王 。《左傳·昭公四年》:“夫六王二公之事,皆所以示諸侯禮也?!?杜預(yù) 注:“六王, 啟 、 湯 、 武 、 成 、 康 、 穆 也?!?/p>
(2).指 周 之 文王 、 武王 、 成王 、 厲王 、 宣王 、 幽王 ?!对姟ば〈笱抛V》“《小雅》、《大雅》者, 周 室居西都 豐 鎬 之時(shí)詩也” 唐 孔穎達(dá) 疏:“以此二雅,正有 文 、 武 、 成 ,變有 厲 、 宣 、 幽 ,六王皆居在 鎬 豐 之地,故曰 豐鎬 之時(shí)詩也?!?/p>
(3).指戰(zhàn)國 齊 、 楚 、 燕 、 韓 、 魏 、 趙 六國之王?!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(jì)》:“寡人以眇眇之身,興兵誅bao{1*1}亂,賴宗廟之靈,六王咸伏其辜,天下大定?!?唐 杜牧 《阿房宮賦》:“六王畢,四海一?!?/p>
雙廟
奉祀兩位功臣的廟。 唐 韓愈 《<張中丞傳>后序》:“ 愈 嘗從事于 汴 徐 二府,屢道于兩州間,親祭于其所謂雙廟者。其老人往往説 巡 ( 張巡 ) 遠(yuǎn) ( 許遠(yuǎn) )時(shí)事。” 宋 張表臣 《珊瑚鉤詩話》卷一:“ 睢陽 雙廟,俗謂之五侯廟。雙廟者,為 張 許 忠烈而始建廟也。” 宋 吳曾 《能改齋漫錄·伏波將軍廟》:“ 后漢 馬援 及 路博德 ,俱有功于南方,仍皆為 伏波將軍 。 嶺 外有 伏波將軍廟 ,莫能定其名。 政和 中,修《九域圖志》,遂以雙廟為例,祀兩神?!?/p>
盡是
盡是 (jìnshì) 到處是,很多很多 full of 這兒盡是石頭行處
(1).隨處;到處。 唐 杜甫 《曲江》詩之二:“酒債尋常行處有,人生七十古來稀?!?元 湯式 《賞花時(shí)·戲賀友人新娶》套曲:“翠袖分香行處有,綵筆生花夢(mèng)境熟?!?清 孫枝蔚 《雨》詩:“浮生憐物態(tài),行處觸長(zhǎng)吟?!?/p>
(2).走過的地方。 前蜀 韋莊 《嘆落花》詩:“ 西子 去時(shí)遺笑靨, 謝娥 行處落金鈿?!?/p>
王寂名句,大江東去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