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鳥忽飛去,素鱗盤水精
出自宋代韓元吉《上巳日王仲宗趙德溫見過因招趙仲縝任卿小集》:
春事倏已晚,飛花送啼鶯。
長(zhǎng)安三月三,水邊盡傾城。
緬懷杜陵老,感之見歌行。
青鳥忽飛去,素鱗盤水精。
往事誰(shuí)復(fù)識(shí),夢(mèng)繞白玉京。
朅來官閩陬,江湖渺余情。
嘉節(jié)閉門臥,客愁隨日生。
風(fēng)光入樽酒,使我嗟獨(dú)傾。
良友慰寂寞,惠然成會(huì)并。
金枝三雋才,千里未可程。
王郎烏衣舊,高論玉塵橫。
相逢寄觴詠,樂此天氣清。
不知山陰會(huì),絕唱疇能賡。
庭隅有幽花,粲若萬(wàn)玉纓。
好風(fēng)亦知人,微月相與明。
蕭蕭城東路,頗復(fù)歌吹聲。
景物正自佳,天涯意難平。
不須恨陳跡,且用催詩(shī)成。
注釋參考
青鳥
(1).青色的禽鳥。 漢 張衡 《西京賦》:“翔鶤仰而不逮,況青鳥與黃雀?!薄段倪x·江淹<雜體詩(shī)·效阮籍“詠懷”>》:“青鳥海上游,鸒斯蒿下飛。” 劉良 注:“青鳥,海鳥也?!?唐 李白 《題元丹丘潁陽(yáng)山居》詩(shī):“益愿狎青鳥,拂衣棲江濆。” 清 顧炎武 《張隱君元明于園中置一小石龕曰仙隱祠征詩(shī)紀(jì)之》詩(shī)之二:“垣外白榆隨宿列,樹頭青鳥候風(fēng)翻?!?冰心 《山中雜記·鳥獸不可與同群》:“西方人以青鳥為快樂的象征,我看最恰當(dāng)不過。”
(2).神話傳說中為 西王母 取食傳信的神鳥。《山海經(jīng)·西山經(jīng)》:“又西二百二十里,曰 三危之山 ,三青鳥居之?!?郭璞 注:“三青鳥主為 西 王母 取食者,別自棲息於此山也?!薄端囄念惥邸肪砭乓灰f題 漢 班固 《漢武故事》:“七月七日,上( 漢武帝 )於 承華殿 齋,正中,忽有一青鳥從西方來,集殿前。上問 東方朔 , 朔 曰:‘此 西 王母 欲來也?!许?, 王母 至,有兩青鳥如烏,俠侍 王母 旁?!焙笏煲浴扒帏B”為信使的代稱。 南朝 陳 伏知道 《為王寬與婦義安主書》:“玉山青鳥,仙使難通。” 唐 李商隱 《無題》詩(shī):“ 蓬山 此去無多路,青鳥殷勤為探看?!?清 黃遵憲 《奉命為美國(guó)三富蘭西士果總領(lǐng)事留別日本諸君子》詩(shī)之四:“但煩青鳥常通訊,貪住 蓬萊 忘憶家?!?歐陽(yáng)予倩 《人面桃花》第二場(chǎng):“聽他言來心煩悶,想不回家萬(wàn)不能,哪有青鳥傳芳信?”
(3).指青鴍?!渡胶=?jīng)·大荒西經(jīng)》:“有 玄丹之山 。有五色之鳥,人面有髮。爰有青鴍、黃鷔、青鳥、黃鳥,其所集者其國(guó)亡?!?袁珂 校注:“此經(jīng)之下文‘青鳥、‘黃鳥’亦即上文‘青鴍、黃鷔’矣。’”參見“ 青鴍 ”。
(4).即青鳥氏。 南朝 齊 王融 《三月三日曲水詩(shī)序》:“于時(shí)青鳥司開,條風(fēng)發(fā)歲?!?宋 李長(zhǎng)民 《廣汴賦》:“當(dāng)青鳥之司扉,開條風(fēng)之研暖。”
(5).借指春季。 唐 陳子昂 《春臺(tái)引》:“嘉青鳥之辰,迎火龍之始?!眳⒁姟?青鳥氏 ”。
(6).即青烏。鳥,系“烏”字之訛。指 青烏子 。傳說中的古代堪輿家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極言》:“﹝ 黃帝 ﹞相地理則書 青鳥 之説?!?孫星衍 校:“《藝文類聚》《御覽》引‘鳥’作‘烏’?!?孫人和 校補(bǔ):“作‘烏’是也?!?唐 楊炯 《李懷州墓志銘》:“白馬旒旐,青鳥墓田。”參見“ 青烏 ”。
(7).即青烏。鳥,系“烏”字之訛。指堪輿之術(shù)。 明 張居正 《葬地論》:“且青鳥之書,始于 郭璞 ?!薄秲号⑿蹅鳌返诙兀骸?安老爺 道:世兄,你是曉得我向來不解‘青鳥之術(shù)’?!眳⒁姟?青烏 ”。
(8).羊的別稱。 南朝 梁 任昉 《述異記》卷上:“古人説:羊一名胡髯郎,又名青鳥?!?/p>
素鱗
白色的魚。亦用作魚的泛稱。 晉 王廙 《笙賦》:“厭瑤口之陸離,舞靈蛟之素鱗?!?唐 杜甫 《麗人行》:“紫駝之峯出翠釜,水晶之盤行素鱗?!?宋 劉仙倫 《鼓瑟》詩(shī):“彩鳳拂衣鳴翠竹,素鱗鼓鬣出寒波。”
盤水
(1).見“ 盤水加劍 ”。
(2).方言。徒步涉水。《何典》第九回:“即或有個(gè)把好親眷好朋友想替你伸冤理枉,又恐防先盤水先溼腳。”
槃水:1.盤中之水。指靜止的水?!盾髯印そ獗巍罚骸肮嗜诵钠┤鐦勊?,正錯(cuò)而勿動(dòng),則湛濁在下,而清明在上,則足以見鬚眉而察理矣。” 宋 陳普 《無逸圖賦》:“六馬可調(diào),而氣難御,槃水可捧,而志難持?!?/p>
(2).《漢書·賈誼傳》:“盤水加劍,造請(qǐng)室而請(qǐng)辠耳。” 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:“水性平,若己有正罪,君以平法治之也。加劍,當(dāng)以自刎也。或曰,殺牲者以盤水取頸血,故示若此也?!焙笠蛞浴皹勊敝柑幩?。 清 趙翼 《贈(zèng)李莪洲孝廉》詩(shī):“或傳槃水將加誅,或揣圜扉但訟繫。”
韓元吉名句,上巳日王仲宗趙德溫見過因招趙仲縝任卿小集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