欲識老僧行履處,天臺南岳舊家風
出自宋代釋道濟《寂后寄少林長老二首》:
腳絣緊系興無窮。
拄杖挑云入亂峰。
欲識老僧行履處,天臺南岳舊家風。
注釋參考
老僧
(1).年老的和尚。 唐 韓愈 《與孟簡尚書書》:“ 潮州 時,有一老僧號 大顛 ,頗聰明,識道理?!?宋 陸游 《夏夜泛舟書所見》詩:“山房猶復畏炎蒸,長掩柴門媿老僧?!?清 鄭燮 《題畫蘭二十一則》之七:“昔游 天目山 ,與老僧坐密室中,聞幽蘭香,不知所出?!?/p>
(2).老和尚自稱?!毒劳ㄑ浴に涡」賵F圓破氈笠》:“老僧與檀越又有一段因緣,愿投宅上為兒,以報蓋棺之德?!薄度辶滞馐贰返诙兀骸熬邮浚愕判?,説兇得吉。你若果有山高水低,這事都在我老僧身上。”
行履
(1).猶往來,交往。《南史·齊始興簡王鑒傳》:“ 王儉 常嘆云:‘ 始興王 雖尊貴,而行履都是素士?!?/p>
(2).行走?!对湔滦录ば滩俊勰俊罚骸?曹 辛三 將叔 曹 慶二 兩腳用鐵扒砍傷腳跟,左腳被傷,筋斷緊縮,不能行履,已成廢疾?!?清 惲敬 《姚江學案書后二》:“ 敬 嘗觀禪有近於 朱子 理在氣先之説者,如 魯祖 茶盞在世界前之言,是也;有近於 朱子 知在行先之説者,如 仰山 行履在何處之言,是也。”
(1).行為。 元 辛文房 《唐才子傳·崔顥》:“然行履稍劣,好蒲博、嗜酒、娶妻擇美者,稍有不愜即棄之,凡易三四?!?/p>
(2).經歷。 清 錢謙益 《海印憨山大師遺事記》:“大師歷年行履,具在自製年譜及經解文集中。”
天臺
(1).謂尚書臺、省?!度龂尽の褐尽は暮钚鳌罚骸疤炫_縣遠,眾所絶意。”《北齊書·文宣帝紀》:“仍攝天臺,總參戎律?!薄顿Y治通鑒·唐高祖武德二年》:“臣何敢久污天臺、辱東朝乎?” 胡三省 注:“天臺,謂尚書省。”參見“ 三臺 ”。
(2).對太守、縣令等地方行政官的尊稱?!冻蹩膛陌阁@奇》卷十:“太守道:‘他怎么敢賴你?’ 程元 道:‘……萬乞天臺老爺做主?!?明 鄭仲夔 《耳新·經國》:“今幸遇天臺,夫冤庶伸有日。”
山名。 唐 李白 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:“ 天臺 四萬八千丈,對此欲倒東南傾?!?明 楊珽 《龍膏記·邂逅》:“聽言詞有意相憐,怕重來 天臺 路遠?!痹敗?天臺山 ”。
南岳
亦作“ 南岳 ”。山名。五岳之一。(1)指 衡山 ?!稌に吹洹罚骸拔逶?,南巡守,至于 南岳 ,如 岱 禮。” 孔 傳:“ 南岳 , 衡山 ?!薄稘h書·郊祀志上》:“﹝ 舜 ﹞五月,巡狩至 南岳 。 南岳 者, 衡山 也。” 田漢 《長衡道上》詩之八:“十年夢里朝 南岳 ,日斷層巒未許攀?!?2)指 霍山 ,即 天柱山 ?!稜栄拧め屔健罚骸?泰山 為東岳, 華山 為西岳, 霍山 為南岳, 恒山 為北岳, 嵩山 為中岳。” 郝懿行 義疏:“ 霍山 在今 廬江 灊縣 , 潛水 出焉。別名 天柱山 。 漢武帝 以 衡山 遼曠,故移其神於此。今其土俗人皆呼之為南岳……以 霍山 即 南柱 ,亦止得為 漢武 之南岳,而不得為《爾雅》之南岳矣。”
見“ 南岳 ”。
家風
家風 (jiāfēng) 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(tǒng)風尚;門風 family style;family tradition 習其家風。——宋· 司馬光《訓儉示康》釋道濟名句,寂后寄少林長老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