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陸游《書感》:
我欲哭窮途,所懼世俗驚,出門復入門,掩淚且吞聲。
唐虞邈難繼,周孔不復生,承學百世下,我輩責豈輕。
楊墨斥已殫,釋老猶縱橫,拔本塞其源,力盡志未平。
吾道如曒日,薄食終必明。
一木雖獨立,可支大廈傾。
夷風方變夏,孰能作長城?卓哉易簀公,垂死猶力行。
注釋參考
楊墨
(1). 戰(zhàn)國 時 楊朱 與 墨翟 的并稱?!肚f子·胠篋》:“削 曾 史 之行,鉗 楊 墨 之口?!?成玄英 疏:“ 楊朱 、 墨翟 秉性宏辯。”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 楊 墨 之道不息, 孔子 之道不著?!?唐 韓愈 《上宰相書》:“ 楊 、 墨 、 釋 、 老 之學,無所入于其心,其所著皆約六經(jīng)之旨而成文?!?/p>
(2).指 楊 墨 的學說。 楊朱 主張為我, 墨翟 主張兼愛,是 戰(zhàn)國 時期與儒家對立的兩個重要學派?!睹献印る墓隆罚骸拔釣榇藨?,閑先圣之道,距 楊 墨 ,放淫辭,邪説者不得作。” 漢 揚雄 《法言·吾子》:“古者 楊 墨 塞路, 孟子 辭而闢之,廓如也?!?宋 陳亮 《與應仲實書》:“近世 張給事 學佛有見……其為人心之害,何止於 戰(zhàn)國 之 楊 墨 也!” 清 趙翼 《甌北詩話·韓昌黎詩》:“ 昌黎 以道自任,因 孟子 距 楊 墨 ,故終身亦闢佛 老 ?!?/p>
(3).借指儒家以外的各學派。 唐 李白 《送于十八應四子舉落第還嵩山》詩:“炎炎四真人,摛辯若濤波。交流無時寂, 楊 墨 日成科?!?王琦 注:“《通典》: 開元 二十九年,始於京師置 崇玄館 ,諸州置道學生徒有差,謂之道舉……習《老》、《莊》、《文》、《列》,謂之四子。蔭第與國子監(jiān)同。”
釋老
釋迦牟尼 和 老子 的并稱。亦指佛教和道教。《周書·武帝紀上》:“帝御 大德殿 ,集百僚、道士、沙門等討論 釋 老 義?!?宋 司馬光 《子厚先生哀辭》:“ 釋 老 比尤熾,羣倫將蕩然。” 清 戴名世 《陳大士稿序》:“當是時, 釋 老 諸子之書盛行?!?/p>
縱橫
縱橫 (zònghéng) 豎和橫互相交錯 in length and breadth;lengthwise and sidewise;vertically and horizontally 眾壑縱橫?!缎煜伎陀斡洝び吸S山記》 猶有曲挺縱橫者。 刀戟縱橫。——《廣東軍務記》 奔放自如 with great ease;freely 筆意縱橫 奔馳無阻 move about freely;overrun 縱橫四海 放肆;無所顧忌 unbridled;unscrupulous 指合縱連橫 rival political theories拔本
(1).拔除根本?!秶Z·晉語二》:“夫國非忠不立,非信不固。既不忠信,而留外寇,寇知其釁而歸圖焉。已自拔其本矣,何以能久?吾不去,懼及焉?!眳⒁姟?拔本塞原 ”。
(2).逐步拔還本錢。 清 平步青 《霞外攟屑·時事·輪船招商局》:“俟 光緒 六年起,緩息拔本,勻分五期,每年繳還一期?!?/p>
盡志
竭盡心志?!抖Y記·祭統(tǒng)》:“外則盡物,內(nèi)則盡志,此祭之心也?!薄端问贰分景恕罚骸敖哒\盡志,薦茲累觴?!?/p>
未平
(1).未必妥當?!度龂尽侵尽ゎ櫽簜鳌贰?顧君 不言,言必有中” 裴松之 注引 晉 虞溥 《江表傳》:“ 權 曰:‘ 顧公 歡悅,是事合宜也;其不言者,是事未平也,孤當重思之?!?/p>
(2).沒有平息。如: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。
陸游名句,書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