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溪夜逢喑虎伏,斗壇畫出銅龍獰
出自宋代蘇軾《游羅浮山一首示兒子過》:
人間有此白玉京,羅浮見日雞一鳴。
南樓未必齊日觀,郁儀自欲朝朱明。
東坡之師抱仆老,真契早已交前生。
玉堂金馬久流落,寸田尺宅今歸耕。
道華亦嘗啖一棗,契虛正欲仇三彭。
鐵橋石柱連空橫,杖藜欲趁飛猱輕。
云溪夜逢喑虎伏,斗壇畫出銅龍獰。
小兒少年有奇志,中宵起坐存黃庭。
近者戲作凌云賦,筆勢仿佛離騷經(jīng)。
負(fù)書從我盍歸去,群仙正草新宮銘。
汝應(yīng)奴隸蔡少霞,我亦季孟山玄卿。
還須略報(bào)老同叔,贏糧萬里尋初平。
注釋參考
云溪
云霧繚繞的溪谷。 晉 張協(xié) 《七命》:“右當(dāng)風(fēng)谷,左臨云谿?!?唐 杜甫 《行次鹽亭縣聊題四韻》:“云谿花淡淡,春郭水泠泠。” 宋 何薳 《春渚紀(jì)聞·鄭魁銘研詩》:“潤應(yīng)通月窟,洗合就云溪。”
銅龍
(1).銅制的龍形器物。(1)裝飾品?!稘h書·成帝紀(jì)》“太子出 龍樓門 ” 顏師古 注引 三國 魏 張晏 曰:“門樓上有銅龍,若白鶴、飛廉之為名也?!?2)噴水器。 晉 陸翽 《鄴中記》:“ 華林園 中, 千金堤 上,作兩銅龍,相向吐水,以注 天泉池 。” 唐 李紳 《題法華寺五言二十韻》“龍噴疑通海,鯨吞想漏川”自注:“寺內(nèi)有 梁 朝銅龍吐泉,銅鯨飲水,以注諸院?!?3)漏器的吐水龍頭。亦借指漏壺。 唐 李商隱 《深宮》詩:“金殿銷香閉綺櫳,玉壺傳點(diǎn)咽銅龍?!?明 李東陽 《送進(jìn)士歸省》詩:“宵辭禁漏銅龍盡,曉散朝行白鷺稀。” 清 王韜 《變法上》:“銅龍沙漏,璿璣玉衡, 中國 已有之於 唐 虞 之世?!?4)受水器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穀水》:“ 晉文王 欲修九龍堰, 阮步兵 舉 陳協(xié) , 文王 用之,掘地得古承水銅龍六枚,堰遂成?!?5)筆架、筆套之類文具。 南朝 梁 庾肩吾 《謝賚銅硯筆格啟》:“管撫銅龍,還笑 王生 之璧?!?6)銅制曲柄小喇叭狀吹奏樂器。 清 袁枚 《續(xù)新齊諧·吹銅龍送枉死魂鍋上有守飯童子》:“銅龍以銅為之,曲其柄,如今之馬上小叭喇狀,聲甚凄切?!?/p>
(2).見“ 銅龍門 ”。
蘇軾名句,游羅浮山一首示兒子過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真態(tài)香生誰畫得,玉如纖手嗅梅花
- 敕賜湖天,萬頃煙波主。
- 自停伶?zhèn)愲p鳳鳴,陰分嶰谷涼幽庭作者:汪炎昶作品:張子京扁其先大父居琴之竹軒日琴瑯玕
- 努力莫辭仙路遠(yuǎn),白云飛處免群雞
- 荃其止乎,禗禗其容作者:佚名作品:紹興祭風(fēng)師六首
- 絕愛西湖疏影詩,要知猶是未開時(shí)作者:楊萬里作品:正月三日驟暖多稼亭前梅花盛開四首
- 深行徑險(xiǎn)從牛后,小立臺(tái)高出鳥棲作者:李彌遜作品:東崗?fù)聿?/a>
- 舊事齊兒應(yīng)共記,新篇楚老得先知。作者:王安石作品:公辟枉道見過獲聞新詩因敘嘆仰
- 但愿時(shí)平蠶麥好,免教人問蜀如何
- 有時(shí)屬思欲飛灑,意緒軋軋難抽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