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馮延巳《菩薩蠻》:
金波遠(yuǎn)逐行云去,疏星時作銀河渡。
花影臥秋千,更長人不眠。
玉箏彈未徹,鳳髻黃釵脫。
憶夢翠蛾低,微風(fēng)吹繡衣。
畫堂昨夜西風(fēng)過,繡簾時拂朱門鎖。
驚夢不成云,雙蛾枕上顰。
金爐煙裊裊,燭暗紗窗曉。
殘日尚彎環(huán),玉箏和淚彈。
梅花吹入誰家笛,行云半夜凝空碧。
欹枕不成眠,關(guān)山人未還。
聲隨幽怨絕,空斷澄霜月。
月影下重檐,輕風(fēng)花滿簾。
回廊遠(yuǎn)砌生秋草,夢魂千里青門道。
鸚鵡怨長更,碧籠金鎖橫。
羅幃中夜起,霜月清如水。
玉露不成圓,寶箏悲斷弦。
嬌鬟堆枕釵橫鳳,溶溶春水楊花夢。
紅燭淚闌干,翠屏煙浪寒。
錦壺催畫箭,玉佩天涯遠(yuǎn)。
和淚試嚴(yán)妝,落梅飛夜霜。
西風(fēng)裊裊凌歌扇,秋期正與行云遠(yuǎn)。
花葉脫霜紅,流螢殘月中。
蘭閨人在否,千里重樓暮。
翠被已銷香,夢隨寒漏長。
沉沉朱戶橫金鎖,紗窗月影隨花過。
燭淚欲闌干,落梅生晚寒。
寶釵橫翠鳳,千里香屏夢。
云雨已荒涼,江南春草長。
欹鬟墮髻搖雙槳,采蓮?fù)沓銮褰稀?br>顧影約流萍,楚歌嬌未成。
相逢顰翠黛,笑把珠珰解。
家住柳陰中,畫橋東復(fù)東。
注釋參考
西風(fēng)
西風(fēng) (xīfēng) 從西方吹來的風(fēng) westerly 溫帶的盛行西風(fēng) west wind 指秋風(fēng) 比喻腐朽沒落的力量或氣勢裊裊
裊裊 (niǎoniǎo) 形容煙氣繚繞升騰 curling upwards 裊裊浮航金畫龍?!獪赝ン蕖杜_城曉朝曲》 青煙裊裊 形容細(xì)長柔軟的東西隨風(fēng)擺動 waving in the wind 垂楊裊裊 形容聲音延長不絕,宛轉(zhuǎn)悠揚(yáng) lingering 余音裊裊 體態(tài)柔美的樣子 (of female figure)delicate and graceful 裊裊su{1*1}女歌扇
(1).歌舞時用的扇子。 北周 庾信 《和趙王看伎》:“ 緑珠 歌扇薄, 飛燕 舞衫長。” 唐 戴叔倫 《暮春感懷》詩:“歌扇多情明月在,舞衣無意彩云收?!?清 鄒式金 《<雜劇三集>小引》:“今風(fēng)流云散,舞衫歌扇,皆化為異物矣!”
(2).指歌女寫上曲目的折扇。
秋期
(1).謂男女相約聚會的日期。語出《詩·衛(wèi)風(fēng)·氓》:“將子無怒,秋以為期?!?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江水二》:“縣北有 女觀山 ,厥處高顯,回眺極目,古老傳言,昔有思婦,夫官於 蜀 ,屢愆秋期,登此山絶望,憂感而死?!?/p>
(2).指七夕。牛郎織女約會之期。 唐 沉佺期 《牛女》詩:“粉席秋期緩,針樓別怨多?!?唐 杜甫 《月》詩:“天上秋期近,人間月影清。” 唐 崔涂 《七夕》詩:“年年七夕渡瑤軒,誰道秋期有淚痕。”
(3).秋試的日期。 清 張明弼 《冒姬董小宛傳》:“吾大人雖離虎穴,未定歸期,且秋期逼矣,欲破釜焚舟,冀一當(dāng),子盍歸待之。”
行云
行云 (xíngyún) 流動的云;亦用以比喻女子頭發(fā) rack馮延巳名句,菩薩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