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董嗣杲《廬山道中》:
偶呼鄰稚攜竹杖,試入仙窟尋桃源。
日斜小憩冷翠谷,驚散掛樹黃黑猿。
注釋參考
竹杖
竹制的手杖?!稘h書·西域傳贊》:“睹犀布、瑇瑁則建 珠崖 七郡,感枸醬、竹杖則開 牂柯 、 越嶲 。” 唐 劉禹錫 《游桃源一百韻》:“仙翁遺竹杖, 王母 留桃核?!?清 唐孫華 《次和酬愷功院長見懷一百韻》:“頗戀桃笙穩(wěn),行煩竹杖持?!?/p>
仙窟
仙境。亦泛指仙人所居的洞府。 宋 蘇舜元 蘇舜欽 《水輪聯(lián)句》:“ 咸淵 日微墮,仙窟月初開?!?清 吳騫 《扶風(fēng)傳信錄·后會仙記》:“ 五代 周 時(shí),我兩人逃難相失,兄落塵界,妹歸仙窟,遂永不相知?!?/p>
桃源
(1).“ 桃花源 ”的省稱。 南朝 陳 徐陵 《山齋詩》:“桃源驚往客,鶴嶠斷來賓?!?唐 杜甫 《北征》詩:“緬思桃源內(nèi),益嘆身世拙。” 明 張煌言 《贈盧牧舟大司馬》詩:“ 并州 正有來蘇望,忍説桃源可避 秦 ?!?鄒韜奮 《萍蹤憶語》二八:“他們?nèi)狈ο喈?dāng)?shù)膴蕵?,du{1-1}博也是一條出路。所以有許多都在這里面尋覓他們的桃源?!眳⒁姟?桃花源 ”。
(2).指 桃源洞 。 唐 李涉 《贈長安小主人》詩:“仙路迷人應(yīng)有術(shù), 桃源 不必在深山?!?元 任昱 《清江引·題情》曲:“ 桃源 水流清似玉,長恨因緣誤。”參見“ 桃源洞 ”。
(3). 宋 時(shí) 臨安縣 嘉會門 外 泠水峪 ,夾山多桃花,中有流水,人稱 桃源 ,為都人游集之地。 蘇軾 《介亭餞楊杰次公》詩“丹青明滅 風(fēng)篁嶺 ,環(huán)佩空響 桃花源 ” 查慎行 注引 元 潛說友 《咸淳臨安志》:“ 泠水峪 在 嘉會門 外,夾山多桃花,中有流水,為城南勝概,舊呼 桃源 ,游人多集焉?!?/p>
董嗣杲名句,廬山道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想見金華舊知己,未容明月照歸篷作者:釋智愚作品:靈竺權(quán)衡之訪婺守會雙林
- 舍南有竹堪書字,老去溪頭作釣翁
- 怡然離苦海,斷情割愛,絕慮忘塵作者:馬鈺作品:滿庭芳 離苦海,贈張二官
- 長翻蜀紙卷明君,轉(zhuǎn)角含商破碧云。
- 閑而不清是三惑,三者之惑自戕賊
- 遍閱后生真有道,欲談前事恐無人作者:蘇轍作品: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送文太師致仕還洛三
- 天資讒妖多端巧,人極精明不易分作者:司馬光作品:送張?zhí)┲乐?/a>
- 喜逢金馬客,同飲玉人杯。作者:孟浩然作品:夏日與崔二十一同集衛(wèi)明府宅
- 纖手搓來玉數(shù)尋,碧油輕蘸嫩黃深。作者:蘇軾作品:寒具乃捻頭,出劉禹錫《佳語
- 秀色天真,更奪丹青妙作者:毛滂作品:蝶戀花(聽周生鼓琵琶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