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傅察《晚發(fā)》:
理棹頻看溪水分,岸移不覺轉孤村。
漁翁醉臥灘沙穩(wěn),樵子行歌岸草昏。
白鷺成行低欲落,清蟬無數(shù)斷還聞。
自將野色并秋色,都付詩魂與醉魂。
注釋參考
漁翁
老漁人。 唐 杜甫 《秋興》詩之七:“關塞極天惟鳥道,江湖滿地一漁翁。”《水滸傳》第一○三回:“五個人一徑搖到那打魚船邊, 李俊 問道:‘漁翁,有大鯉魚嗎?’” 劉半農 《游香山紀事詩》之六:“網畔一漁翁,閒取黃煙吸?!?/p>
樵子
樵夫。 唐 皇甫冉 《雜言月洲歌送趙冽還襄陽》詩:“苦竹林,香楓樹,樵子罛師幾家住?!薄段饔斡洝返谝换兀骸白屑氃倏?,乃是一個樵子,在那里舉斧砍柴?!?清 黃鷟來 《和陶<飲酒>》之五:“浩歌聞谷口,歘見樵子還?!?/p>
行歌
行歌 (xínggē) 歌,吟,抽咽的哭。行,走動著。行歌意為一邊走著一邊抽抽咽咽地哭。是孩子的哭狀 walk and snivel at the same time 兒聞之亡去入山林行歌。——晉· 干寶《搜神記》傅察名句,晚發(fā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