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朱宮人《遺詩(shī)》:
既不辱國(guó),幸免辱身。
世食宋祿,羞為北臣。
妾輩之死,守於一貞。
忠臣孝子,期以自新。
注釋參考
不辱
(1).不辱沒(méi)?!墩撜Z(yǔ)·子路》:“使於四方,不辱君命?!?漢 司馬遷 《報(bào)任少卿書》:“太上不辱先,其次不辱身?!?南朝 宋 傅亮 《為宋公求加贈(zèng)劉前軍表》:“出征入輔,幸不辱命?!?/p>
(2).不恥辱。 唐 韓愈 《送區(qū)弘南歸》詩(shī):“服役不辱言不譏,從我 荊州 來(lái)京畿?!?/p>
幸免
幸免 (xìngmiǎn) 僥幸得以避免 escape by sheer luck;have a narrow escape 幸免于難辱身
謂屈辱自己的身份。語(yǔ)本《論語(yǔ)·微子》:“不降其志,不辱其身, 伯夷 叔齊 與!”《史記·刺客列傳》:“ 聶政 曰:‘臣所以降志辱身居市井屠者,徒幸以養(yǎng)老母?!?司馬貞 索隱:“言其心志與身本應(yīng)高絜,今乃卑下其志,屈辱其身。”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交際》:“以違時(shí)為清高,以救世為辱身?!?/p>
朱宮人名句,遺詩(shī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