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韋莊《雨霽晚眺》
入谷路縈紆,巖巔日欲晡。嶺云寒掃蓋,溪雪凍黏須。
臥草跧如兔,聽冰怯似狐。仍聞關(guān)外火,昨夜徹皇都。
注釋參考
聽冰
傳說狐性好疑,故渡冰輒聽,冰下無水乃過。典出《水經(jīng)注·河水一》引 晉 郭緣生 《述征記》:“ 盟津 、 河津 恒濁,方 江 為狹,比 淮 濟(jì) 為闊。寒則冰厚數(shù)丈,冰始合,車馬不敢過,要須狐行,云此物善聽,冰下無水乃過,人見狐行方渡?!焙笏煲浴奥牨敝^多慮或處事慎重。 唐 溫庭筠 《開成五年秋抱疾郊野自傷書懷一百韻》:“激揚(yáng)銜箭虎,疑懼聽冰狐。” 前蜀 韋莊 《雨霽晚眺》詩:“臥草跧如兔,聽冰怯似狐?!?宋 歐陽修 《猛虎》詩:“窮冬聽冰渡,思慮豈不長。”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十八回:“狐聽冰,鵲營巢,豈不是智。”
韋莊名句,雨霽晚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