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逢吞舟鯨,十犗虛垂鉤
出自宋代項安世《和王少清用昌黎送劉師服韻索近作》:
兒時學戇語,筆力思摩秋。
年來頗解事,毀去不復留。
荷君俎豆我,重意難為酬。
不逢吞舟鯨,十犗虛垂鉤。
徒蒙萬金價,竟以瓦礫唐。
夫君自奇?zhèn)ィ鹿P不肯休。
須我合藥紙,欲兼砂扎收。
注釋參考
吞舟
吞舟 (tūnzhōu) 指能吞船的大魚,喻罪行極大的人 crime-steeped person as big fish that can devor ship 吞舟是漏。——南朝梁· 丘遲《與陳伯之書》垂鉤
(1).猶垂釣。 唐 李沛 《四水合流》詩:“羨魚猶未已,臨水欲垂鉤?!?清 顧炎武 《江上》詩之二:“江風吹回波,垂鉤魚不上?!?/p>
(2).謂木不揉治而自圓曲。古代常附會為太平的祥瑞。《禮記·禮運》“山出器車” 唐 孔穎達 疏:“《禮緯斗威儀》云:‘其政大平,山車垂鉤?!⒃疲骸杰?,自然之車。垂鉤,不揉治而自圓曲。’”
項安世名句,和王少清用昌黎送劉師服韻索近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4易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