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華岳《上韓平原》:
君家勛業(yè)在盤盂,莫把頭顱問钃鏤。
漢地不埋王莽骨,唐天難庇祿山軀。
不隨召奭始求老,便學孔明終托孤。
十廟英靈儼如在,謾于宗社作穿窬。
注釋參考
君家
(1).敬詞。猶貴府,您家。《玉臺新詠·古詩<為焦仲卿妻作>》:“非為織作遲,君家婦難為?!薄赌鲜贰ゎ佈又畟鳌罚骸癌z 顏延之 ﹞答曰:‘身非三公之公,又非田舍之公,又非君家阿公,何以見呼為公?’” 唐 韓愈 《醉贈張秘書》詩:“今日到君家,呼酒持勸君?!?/p>
(2).敬稱對方。猶您?!独m(xù)資治通鑒·宋寧宗嘉泰三年》:“我與君家是白翎雀,他人鴻雁耳!” 明 高明 《琵琶記·官媒議婚》:“秦樓此日招鳳侶,遣妾每特來執(zhí)伐,望君家殷勤肯首,早諧結髮?!?清 吳騫 《扶風傳信錄》:“都道君家一可人,亦隨儕侶問來因?!?/p>
勛業(yè)
功業(yè)?!度龂尽の褐尽じ地艂鳌罚骸白又敬笃淞?,而勛業(yè)難為也,可不慎哉!” 唐 李頎 《贈別張兵曹》詩:“勛業(yè)河山重,丹青錫命優(yōu)。” 清 管同 《<方植之文集>序》:“由是言之:性命修於身,勛業(yè)皆其末跡也。” 阿英 《戎行兼言藝文事》:“將軍只手定 蘇北 ,勛業(yè)爭傳 大江 南。”
盤盂
亦作“ 盤杅 ”。圓盤與方盂的并稱。用于盛物。古代亦于其上刻文紀功或自勵?!稇?zhàn)國策·趙策一》:“昔者,五國之王,嘗合橫而謀伐 趙 ,參分 趙國 壤地,著之盤盂,屬之讎柞?!?吳師道 補正:“言其日見而不忘。”《韓非子·大體》:“豪杰不著名於圖書,不録功於盤盂,記年之牒空虛?!薄逗鬂h書·崔駰傳》:“遠察近覽,俯仰有則,銘諸幾杖,刻諸盤杅。” 李賢 注:“杅亦盂也。” 晉 潘尼 《乘輿箴》:“雖以 堯 、 舜 、 湯 、 武 之盛,必有誹謗之木,敢諫之鼓,盤杅之銘,無諱之史?!?唐 司空圖 《解縣新城碑》:“竊惟自古恢揚盛業(yè),激贊宏圖,朝則帶礪傳盟,家則盤盂著誓,必資麟筆,共振鯨鐘?!?章炳麟 《正仇滿論》:“戊戌百日之新政,足以書於盤盂,勒於鐘鼎。”
槃盂:盤與盂。盛水和盛食物的器皿。古代常將銘言或功績刻于盤盂,以為法鑒?!赌印ど匈t下》:“書之竹帛,琢之槃盂,傳以遺后世子孫?!薄秴问洗呵铩ど鲃荨罚骸肮γ醣P盂,銘篆著乎壺鑑。” 漢 王充 《論衡·亂龍》:“ 楚 葉公 好龍,墻壁槃盂皆畫龍?!?/p>
把頭
把頭 (bǎtóu) 舊時把持某一地方或某一行業(yè)(如搬運等),從中剝削的人 gangmaster;graffer;ganger 封建把頭華岳名句,上韓平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