爽氣臨旌戟,朝光映冕旒。
出自唐朝沈佺期《和崔正諫登秋日早朝》
雞鳴朝謁滿,露白禁門秋。爽氣臨旌戟,朝光映冕旒。
河宗來獻寶,天子命焚裘。獨負池陽議,言從建禮游。
注釋參考
爽氣
爽氣 (shuǎngqì) straightforward旌戟
(1).旌旗與棨戟。用作官員出行的儀仗。 唐 儲光羲 《貽王侍御chu{1|1}臺掾丹陽》詩:“旌戟儼成行,雞人傳發(fā)煦?!?唐 姚合 《送裴大夫赴亳州》詩:“寒日嚴旌戟,晴風出管弦?!?/p>
(2).借指貴官。 唐 杜牧 《送張判官歸兼謁鄂州大夫》詩:“今君拜旌戟,凜凜近霜臺。”參見“ 旌棨 ”。
朝光
(1).早晨的陽光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代堂上歌行》:“陽春孟春月,朝光散流霞?!?唐 杜甫 《晦日尋崔戢李封》詩:“朝光入甕牖,尸寢驚弊裘?!?宋 梅堯臣 《聞角》詩:“高樹朝光動,城頭落海蟾。”
(2).指朝陽或太陽。 唐 孟郊 《寄張籍》詩:“夜鏡不照物,朝光何時昇。” 劉師亮 《續(xù)青羊宮花市竹枝詞》:“邀邀約約踏春行,難得朝光陡放晴。歸去大家休性急,今年通夜不關城?!?/p>
冕旒
[king's crown with tassels] 古代帝王的禮冠和禮冠前后的玉串,也用作皇帝的代稱
詳細解釋(1).古代大夫以上的禮冠。頂有延,前有旒,故曰“冕旒”。天子之冕十二旒,諸侯九,上大夫七,下大夫五。見《周禮·夏官·弁師》。 晉 崔豹 《古今注·問答釋義》:“ 牛亨 問曰:‘冕旒以繁露,何也?’答曰:‘綴珠垂下,重如繁露也。’” 清 袁枚 《新齊諧·蔣太史》:“王年三十餘,清瘦微鬚,冕旒盛服,執(zhí)笏北向?!?/p>
(2).專指皇冠。借指皇帝、帝位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勸農(nóng)訪民所疾苦詔》:“冕旒屬念,無忘夙興?!?唐 韓愈 《江陵途中寄三學士》詩:“昨者京師至,嗣皇傳冕旒?!?明 沉鯨 《雙珠記·奏議頒赦》:“若奏若啟,達羣意於冕旒?!?胡適 《<鏡花緣>的引論》四:“他( 武則天 )能使一班文人政客拜倒在他的冕旒之下?!?/p>
沈佺期名句,和崔正諫登秋日早朝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和杜孝錫展江亭三首——— 韓維〔宋代〕
- 牡丹——— 周弼〔宋代〕
- 賀新郎(用前韻再賦)——— 辛棄疾〔宋代〕
- 題桐柏石道士院妙聲堂——— 曾惇〔宋代〕
- 贈索處士——— 譚用之〔唐代〕
- 夏日覽物思古人三首陶潛——— 韓維〔宋代〕
- 摸魚兒(邵清溪賦,效顰謾作)——— 何夢桂〔宋代〕
- 寒夜吟——— 邵雍〔宋代〕
- 舟中自吳之越寄潤州柳侍御開楊博士邁——— 潘閬〔宋代〕
- 上東門會送李幼舉南游徐方——— 韋應物〔唐代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