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伯玉《登烏龍山詩閣》:
桐川本無塵,況此幽閣逈。
萬木含秋聲,一軒與天凈。
前峰翠分滴,后谷語相應(yīng)。
檻下江云歸,檐前古雪凝。
巖僧對(duì)游客,湛若寒冰瑩。
百慮緣心空,獨(dú)飯隨疏磬。
嗟余本林壑,謬與世紛競(jìng)。
一作市朝人,幾傷麋鹿性。
舊山別來久,蘿蔓鎖幽徑。
長(zhǎng)恐客沈深,未得歸期定。
息中來此境,時(shí)覺襟韻勝。
猶愧招隱心,聊為小山詠。
注釋參考
秋聲
指秋天里自然界的聲音,如風(fēng)聲、落葉聲、蟲鳥聲等。 北周 庾信 《周譙國(guó)公夫人步陸孤氏墓志銘》:“樹樹秋聲,山山寒色。” 唐 劉禹錫 《登清暉樓》詩:“ 潯陽江 色潮添滿, 彭蠡 秋聲雁送來?!?明 吳甡 《雜興》詩:“空林何歷歷,落葉盡秋聲?!?瞿秋白 《餓鄉(xiāng)紀(jì)程》三:“ 龍泉寺 邊的深林叢樹時(shí)時(shí)送出秋聲,一陣一陣蕭蕭的大有雨意,也似催人離別?!?/p>
與天
謂凡合乎天道者,則得天助?!秶?guó)語·越語下》“持盈者與天” 韋昭 注:“與天,法天也?!薄豆茏印ば蝿?shì)》:“持滿者與天。” 尹知章 注:“能持滿者,則與天合?!薄妒酚洝ぴ酵蹙溘`世家》:“持滿者與天?!?司馬貞 索隱:“與天,天與也。言持滿不溢,與天同道,故天與之。”
張伯玉名句,登烏龍山詩閣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漢馬亦知?dú)w意速,朝陽已作故人迎作者:蘇轍作品: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六十日南歸馬上口占呈
- 神應(yīng)每如答,松篁氣蔥蘢。作者:李頎作品:與諸公游濟(jì)瀆泛舟
- 纏護(hù)靈根便親植,一番新葉已森然
- 所恨山未深,城笳聽三弄作者:陸游作品:舟中詠落景余清暉輕橈弄溪渚之句蓋孟浩然耶
- 博羅小縣僧舍古,我不忍去君忘還。作者:蘇軾作品:追餞正輔表兄至博羅賦詩為別
- 寂寥情緒,也恨分淺,也悔風(fēng)流
- 海崖歸有業(yè),天目近何峰
- 地久天長(zhǎng),父堯子舜,燦綺羅佳會(huì)作者:曾覿作品:醉蓬萊(侍宴德壽宮應(yīng)制賦假山)
- 惟明天子,惟烈祖是,因烈祖始
- 輸寫無窮已,懷山赴壑波作者:晁補(bǔ)之作品:次韻范翰林淳夫送秦王薄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