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醆更攙三醆麼,四更偏覺五更長(zhǎng)
出自宋代楊萬里《徐夕留子上、伯玉、子西小酌》:
諸弟山行皈意忙,老夫雪臥病身僵。
維風(fēng)及雨歲云暮,不醉無皈夜未央。
五醆更攙三醆麼,四更偏覺五更長(zhǎng)。
也知柏酒明朝近,且為梅花盡此觴。
注釋參考
四更
指晨一時(shí)至三時(shí)。 唐 杜甫 《月》詩:“四更山吐月,殘夜水明樓。” 宋 陸游 《除夜雪》詩:“北風(fēng)吹動(dòng)四更初,嘉瑞天教及歲除?!眳⒁姟?五更 ”。
五更
五更 (wǔgēng) 舊時(shí)把一夜分為五更,即一更、二更、三更、四更、五更 the five periods of the night 指第五更 before dawn;the fifth watch just before dawn 夜夜達(dá)五更?!队衽_(tái)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 起五更,睡半夜楊萬里名句,徐夕留子上、伯玉、子西小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孤島英雄大逃亡